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节气养生 > 正文内容

一场秋雨一场凉,寒露时节如何养生才会让身体更好?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7)节气养生68

1/宜登高抗忧郁寒露来,天地草木摇落而含悲,秋气容易勾动人伤悲愁绪,古人舒解秋郁有对策:“登高解秋郁”。

一场秋雨一场凉,寒露时节如何养生才会让身体更好?  寒露养生 第1张

2/枸杞菊花茶将寒露时盛放的杭白菊,佐以枸杞,每天泡上一壶枸杞菊花茶,天天持续喝一点,长期饮用能起到“和颜悦色”的作用;用来入浴、泡澡,可以使人皮肤更具有年轻光泽。每次用量“双十”即可:杭菊花10克、枸杞10克,放入大茶壶内,加入热开水,闷10分钟后便可饮用。

按浙江传统习惯,“黄菊入药,白菊入茶”, 据中医讲,菊花枸杞茶对保护眼睛,缓和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都有好处,对老年人保健也很适宜。脾胃虚弱者,可以在泡茶时加入几枚大枣,来加强健脾作用。

一场秋雨一场凉,寒露时节如何养生才会让身体更好?  寒露养生 第2张

3/泡脚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4/木瓜栗子寒露煮深秋之时,阳气收敛,阴气渐盛,人体也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应以甘、淡、滋润为宜,像下面这一味木瓜栗子寒露煮,既补脾胃,又养肺润肠。

5/百合杏仁枇杷粥寒露养生喝粥,应该养阴去燥。

秋季是人们最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等燥热病症的时候这时候就应该喝一些和胃健脾,润肺生津的粥品,例如百合杏仁枇杷粥,也可以在煮粥时加入梨、萝卜、芝麻等药食俱佳的食物。

一场秋雨一场凉,寒露时节如何养生才会让身体更好?  寒露养生 第3张

6/朝盐晚蜜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开始。在秋天,皮肤会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因此,当秋天来临之际,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以保身体健康!

寒露以后,天寒露重,愿你保重。

一场秋雨一场凉,寒露时节如何养生才会让身体更好?  寒露养生 第4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598.html

标签: 寒露养生
分享给朋友:

“一场秋雨一场凉,寒露时节如何养生才会让身体更好?” 的相关文章

谷雨节气养生方法有哪些呢?

谷雨节气养生方法有哪些呢?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我们在养生中应遵遁自然节气的变化,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 气温升高降水多,湿邪易与热邪合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春季肝木旺,在五行生克的规律下,本就是会克制脾土的,若是调养不当,造成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水液不化,则...

今日大暑,你有什么节气养生建议呢?

今日大暑,你有什么节气养生建议呢?

大暑如何养生 一、大暑重“养心” 中医“四季养生”的理论认为夏属火,通心,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人容易烦躁不安、口渴心烦、胸闷气短,所以暑天养心很重要。 1. 睡觉“宁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晚睡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

12月22日,是“冬至”节气,饮食上吃点啥好?又该如何养生,安度寒冬?

12月22日,是“冬至”节气,饮食上吃点啥好?又该如何养生,安度寒冬?

谢谢邀请。“冬至”节气即将来到,每年到了这个日子,总感觉是一个“盛大的时间节点”;其实也的确如此,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最短,夜晚时间最长,在古代人眼里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深处北方的人正迎接着“最残酷的低温考验”,深处南方的秀美之人此时正享受着“春日般的温暖”;无论你身处何地,冬至都是传统意义上重要...

清明时节,该如何养生?

清明时节,该如何养生?

清明是个很有“诗意”的节气。从小我们都会背诵的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让每个人都对这个节日感触颇深。其实,清明时节除了对先人的思念和缅怀,在养生上也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清明大地回暖,多地春意正浓,可是因为波动的气温和降雨,会让清明时候的气温多变。风邪和寒邪会侵袭人体,使人腠理开,荣卫不和。所以清明...

立春后顺应节气如何养生?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阳气渐生,阴寒未尽,在这一由寒向暖过渡是时候,人体抗病能力和气候适应能力也往往相对较弱,立春之后又该如何养生防病呢? 《黄帝内经》指出:”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逆寒暑”。大意是养生应该顺应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防寒保暖,防病御邪是重点,尤以养肝护肝最为关键。以下三法朋友...

清明节气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谢谢邀请。今天我来讲的话题是“清明节气我们该如何养生”? 每年的的阳历4月5日或6日为清明节气,就养生来讲,清明是一个极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雨过天睛气温不断升高。 在养生中应调和阴阳、扶助正气、情志调摄。这个节气气常见的阴阳调节相关症状有:①阴虚阳亢症,如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