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节气养生 > 正文内容

立春后顺应节气如何养生?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9-13)节气养生115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阳气渐生,阴寒未尽,在这一由寒向暖过渡是时候,人体抗病能力和气候适应能力也往往相对较弱,立春之后又该如何养生防病呢?

《黄帝内经》指出:”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逆寒暑”。大意是养生应该顺应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防寒保暖,防病御邪是重点,尤以养肝护肝最为关键。以下三法朋友们可以借鉴一下

1.饮食清淡少吃酸。 中医认为酸入肝,因酸具收敛之性,春天本是阳气生发,万物始生之季,吃酸反而不利于阳气升发和肝气疏泄,故炒菜多酸辣配炒,一酸一辛一曲一直把肝气泄出来。宜多食蔬菜,俗语“五菜为疏”,蔬菜本身是绿色的,青又为肝之色,吃蔬菜如白菜、豆芽、萝卜、芹菜等恰恰能鼓舞肝疏泄功能,把冬天以及过年攒下的膘,化成气血和能量;亦可食用红枣、炒麦芽、山药等养胃食品加强脾的运化功能

2.畅达情志护肝 “肝在志为怒”,怒则伤肝,力戒暴怒忧郁,做到心胸开阔,心情舒畅,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保持愉悦平和的心态也利于养肝保健

3.适当锻炼防患于未然 为避免春季疾病发生,要常开窗,保持室内流通。不要过早脱去棉衣,适当春捂以防感冒如散步,打太极,以身体微热为宜,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会耗伤阳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889.html

标签: 节气养生
分享给朋友:

“立春后顺应节气如何养生?” 的相关文章

10月24日,就是“霜降”节气了,饮食上吃点啥好?又该如何养生,健康过冬?

10月24日,就是“霜降”节气了,饮食上吃点啥好?又该如何养生,健康过冬?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10月24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之“霜降”了。 霜降节气,有登高、赏菊、吃柿子,拔萝卜等习俗。 民谚讲,“补冬不如补霜降”;“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可见,霜降时节,养生保健是首要任务,可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 霜降将至,多食二白,常饮三水,做好四件事,安度秋冬,少生病!...

白露时节应该怎么注意养生?

1、注意营养,养肺润燥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为避免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应少吃或不吃鱼虾,如带鱼、螃蟹、虾等。 2、夜晚睡卧不可贪凉 注意早晚添加衣...

二十四节气养身菜谱有哪些?

原发布者:文鑫网上资料库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立春虾仁韭菜(温补肝肾,助阳固精,健脾益胃、蘑菇炒山药(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滋肺养胃;雨水猪肝菠菜粥(促消化,补血健脾,养肝明目、红枣煨肘子(补脾益胃,滋阴养血,适用于脾胃虚弱,阴虚血虚之症、清炖鲫鱼(健脾益胃,利湿消肿,适用于脾胃虚寒,...

清明时节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清明时节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清明节又称寒节,寒食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三后四和清明节的这一天,人们要祭扫祖先坟墓。但是这个节日却不仅仅缅怀先人,更有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的意思。 因为清明时节意味着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开始盛发,冷热交替。同样空气中的病菌也在盛发和传播,而人体内的各种脏...

清明时节,该如何养生?

清明时节,该如何养生?

清明是个很有“诗意”的节气。从小我们都会背诵的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让每个人都对这个节日感触颇深。其实,清明时节除了对先人的思念和缅怀,在养生上也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清明大地回暖,多地春意正浓,可是因为波动的气温和降雨,会让清明时候的气温多变。风邪和寒邪会侵袭人体,使人腠理开,荣卫不和。所以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