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钓鱼有着怎样的养生之道?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4)养生文化84

  钓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远古时代,钓鱼是我们祖先赖以生存的一 种手段。后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渔业产生形式的不断改进,钓鱼作为一种求生的手段,已逐渐退居于次要地位。往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 进步,钓鱼已退出了生产领域,成为一项陶冶身心健康的高雅的娱乐活动。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一个经典的哲理故事,古有唐代诗人孟浩然诗 曰:“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也闲。”今有钓者感慨说:“吃鱼哪有钓鱼乐,乐在其中无法说,业余湖畔一日钓,顿消疲劳好快活。”这说明钓鱼不仅在于获鱼,更 在于怡养性情,增益身心。钓鱼的养生意义具体表现在:1。

   调神爽身,遣怀情志钓鱼是一项老少皆宜而又具有浓厚情趣的有益活动。当秋高气爽,水清鱼 肥的黄金季节,约几位好友远足郊外,领略大自然之美景,静享得鱼之乐趣,实在是一件其乐无穷的美事。钓鱼活动一般选择江河湖海之滨,绿树成荫、山清水秀之处。垂钓者或沐 浴着阳光,或在树荫下纳凉,欣赏周围的湖光山色,呼吸着富食负离子的新鲜空气,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中医经典著作《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苍 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说明钓鱼能接触、饱尝大自然之阳光和清新空气,对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十分 有益。钓鱼还能舒怀而调畅情志。因为钓鱼的首要条件是环境的宁静和人的专注, 垂钓者必须手不离杆,眼不离漂,此时,所有工作及家庭的琐碎、烦恼之事均拋置脑后,而整个心理意念均被“咬钩”的情趣所吸引,倘若能钓得几条活蹦 乱跳的鲜鱼,其欢愉喜悦的神情是无与论比的。

  因此,钓鱼既有严肃之态,又 有活泼之举,而且内无思虑之患,外无形疲之忧,精诚专一,紧张轻松,具有调神养生的意义。2。 炼意生智,动静结合钓鱼能磨炼意志。甩漂后一坐就是几小时,其间心无杂念,心绪平静,注 意力高度集中在鱼竿上,其专注的程度有时甚至能达到神经细胞不再接受和回答外界环境对感觉器官刺激的境界。

  因此,对于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思虑过度 的脑力劳动者来说,钓鱼无疑是一次放松和休息的好机会。此外,钓鱼时甩漂提竿、下蹲起立等适量活动,能使人体的筋骨得到锻炼。 又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地进行垂钓,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及健康状况安排活动量,如既可以跑动变换钓位,也可在同一处连续不断地垂钓。

  所以,这项活 动不论对脑力劳动者还是对体力劳动者来说都是很有益的,尤其对中老年人更 为合宜。3。 防病治病,健身养生钓鱼能促进身心健康,对慢性病的恢复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如因思虑过度 导致失眠、健忘等症,可在钓鱼活动中调整脑神经的生理功能而逐步恢复。

  又如肝炎患者,在垂钓过程中,能得以遣怀情志,疏泄肝气,从而加快疾病的痊 愈。另外,通过钓鱼必须具备的“凝神静气”、“神静不乱”的条件,对相对情 绪易激动者,同样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因此,明代医家李时珍认为钓鱼可以消除“心脾躁热”是有一定道理的。

  值得提醒的是,垂钓是一种户外活动,一般全天都在野外,所以出发前要 准备好行装。野外早晚较凉,要多带些衣服。钓鱼近水,宜穿防水防滑的鞋子。如遇阳光强烈的天气,需备草帽。带上干粮和冷开水,并备些清凉油之类的药 物,以防小虫叮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490.html

标签: 养生之道
分享给朋友:

“钓鱼有着怎样的养生之道?”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年轻人养生 规律生活挺重要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世界保健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世界公众对保健领域的认识,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如今,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健康。海河医院营养科主任宁华英、天津专业健身教练王爱斌提醒,年轻人应该正确养生,保持健康体魄。  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