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茶灸百脉 普惠大众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657
茶灸以热为阳,以茶为涤,兼通络、升阳、去浊为一体,简便易行,经济大众。茶灸包括“选茶”、“沏茶”、“灸经脉”和“灸脸面”四道程序。

茶灸,借茶热气,通过经络或穴位,激发人体免疫功能,令身心平衡。茶灸以热为阳,以茶为涤,兼通络、升阳、去浊为一体,简便易行,经济大众。

针灸看似易,用其难。茶灸则不然,黎民百姓,老幼妇孺皆可得,实乃天地恩惠苍生之法。明代医家李梴所著《医学入门》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茶灸是不用针,不用药,以平凡而不平庸的饮茶方法,实现“灸”之目的,促进人身心平衡。

茶灸包括“选茶”、“沏茶”、“灸经脉”和“灸脸面”四道程序。

选茶

茶灸最好用有机茶。有机茶除了人们知道的“不施化肥,不洒农药”之外,茶的生长环境和生产场地必须远离污染;产品不能有任何添加剂;土地各种元素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总之一句话:有机茶是严格按照国家认证标准生产出来的安全食品,没有人为或自然产生的有害成分。

当代社会,许多食物与“四害”有关,即化肥、农药、激素、抗生素。茗茶,是清洗身心的最后防线,绝不可再有污染。有机茶可生正气,《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唯有机茶可做茶灸之用。

沏茶

上士沏茶,中士泡茶。“沏”与“泡”字有别。沏茶是以水“切茶”;泡茶是以水“包茶”。沏茶,香气本色,透人肺腑;泡茶,熟汤之气,茶味已乏。

茶水不宜太浓,以防茶醉;茶不宜多,太过停饮,或致胃寒。

沏茶之功在于醒茶。茗茶中放少许清水,“木遇水则活”,清水使茗茶舒展,如梦中醒来。醒茶以弯曲不折为度,不可太过,也不可不足。不足,茶体不通,汁液难出;太过,茶已发酵,栗香失散。所醒之茶在冰箱冷藏,但不要过夜。

烫水沏醒茶,方有沏茶之功。水落汤出不宜停留,即时入杯。烫水沏茶,水温剧增,茶体膨胀,汁液浸出。既不伤茶体,又出鲜汁。

如此沏茶,可用三遍。

灸经脉

茶灸之法,以牙为针,借茶热气,刺激人之经脉。成年人约有32颗牙齿,如银针般自然镶在头部,与神经系统相连,故牙痛时心脑俱裂。以此道理,热茶灸牙,气浴百脉,扶正驱邪,可致阴阳平衡也。

茶灸,先关门窗,以利阳气裹身不破。饮茶时,人可端坐,也可站立。“坐灸”上身先热,“立灸”全身通热。年老体弱者“坐灸”为宜,不可久站,避免晕眩。灸者,手捧保温杯不放,意在一鼓作气喝完热汤。右手扶杯,左手托底,茶汤虽热,不伤手掌。杯口近脸,热气熏面,有明目、润肺、养颜之功。茶汤点滴小口饮入,热灼齿龈。水不宜过热,以不伤口腔为界。牙乃骨质带有石性,导热最快。热茶先在左边牙缝间涮动,牙龈即出现针灸时的“酸、麻、胀”,一股热流由左颧上冲于脑;次口,将茶汤移至右牙间,一股热流由右颧上冲于脑;再次,茶汤移至门牙。来回变换,尤其在病牙处多停留,以发散病气,养龈固齿。如遇天热之时,顷刻汗流如洗;天凉时,可穿着保暖,有小汗和微汗。脑中浊物随汗出,头轻目明。一杯尽,停一刻,待体内水分气化,再用次杯。如此茶灸不过三杯。

茶灸时闭目养神,自然呼吸,带动全身乃至毛孔,汗出为佳。趁汗出,用木梳从前向后刮头,乃至两鬓。痛处多刮。疹出即毒火祛也。汗消退,茶灸毕。

茶灸,功在以牙为针,30多颗“针”同时“灸头”,力牵全身。人体十二正经中有八经,奇经八脉中有七脉直接通过头部,间接联系全身经脉。故茶灸,灸百脉也。

《本草纲目》写到茶:“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热饮升散气化,利大于弊;“茶灸”以热为力,温水无此效果。

茗茶灸牙,齿热如针灸髓海。热必生风,掀起波澜,摧枯拉朽,荡涤污浊。泪出,脑中肝脉通;舌滑,脑中心脉通;涎出,脑中脾脉通;涕出,脑中肺脉通;咸出,脑中肾脉通。五脉畅通,头清目明。日日清明,一年长青;年年清明,“久视长生”。

牙热通脑,引阳气上行于督脉,髓海振奋,脊背清爽。有升必降,浊物自然注于二便。

茶灸以寅时(3~5时)为佳。寅为一日之首,阳气未到,阴气未退。此时醒脑,百脉始于清阳之气,全天振奋。门窗不漏,内外阳气融合一体,善静者,在浑然一体中修补缺憾;善动者,在浑然一体中回归宁静。动静皆在自然之中,不拘泥,不执着。除寅时茶灸外,渴即茶灸;不渴不必为灸而饮。

灸脸面

脸面分五部:上心,下肾,左肝,右肺,中间脾胃。以绿茶之热气熏脸面,与体内茶汤呼应,外熏肌肤,以应内脏,二者交融,令人心怡。

熏目:杯口先贴近左目。眼自然睁开,虚视茶水,视而不见,切不可用力。待眼热时,换为右目。常做于脏腑有利,更对去眼病乃至预防大有益处。

熏山根:《东医宝鉴》卷一云:“印堂之下曰山根,即两眼之间。”杯口贴近山根,感觉热时,心脑顿时敞亮,昏闷浊气渐散。常做可荡涤心浊,换得清静。

熏下颌:杯口贴近下颌,感觉热时,口中肾水上涌,甜而不咸,实乃正气也。常做可固肾。

熏鼻:杯口贴近鼻时,头部肌肤、乃至脑髓均有热感,此乃脾醒也。常做可健脾。

烫茶倒入水杯,水占四分之三,留出空档,以生蒸汽。先使热气熏脸,按左眼一,右眼二,山根三,下颌四,鼻五之顺序依次进行。之后热汤灸牙。

灸脸面以热为界,即时更换部位,避免烫伤。熏过部位,及时用软毛巾擦去水珠,以防寒乘热而入。

常灸脸面,除安五脏之外,可明目、养眉、润肤、令面色逐渐“白绢裹朱砂”,平和亮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0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茶灸百脉 普惠大众” 的相关文章

《内经》论四时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论述四时养生的重要篇章,意指要顺应四时阴阳气候变化而调神,此处的“神”是指广义之神,既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现象。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论述四时养生的重要篇章,意指要顺应四时阴阳气候变化而调神,此处的“神”是指广义之神,既是一切生...

心血管病的药茶疗法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症等均属心血管疾病范围,严重威胁着中老年的身体健康。现介绍几种治疗心血管病的“药茶”,供对症选用。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症等均属心血管疾病范围,严重威胁着中老年的身体健康。现介绍几种治疗心血管病的“药茶”,供对症选用。山楂荷叶茶:山楂能活血化瘀,荷叶能扩...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正确的养生方法对人体健康有利,但是在养生的过程中,要先区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对人体健康不利,才能防止错误养生习惯带来影响。很多人在养生的过程中陷入误区,无形中也会偷走健康,久而久之反而达不到维持健康的目的。那么,哪些错误的养生方法不能够尝试呢?    1、每顿饭吃很饱  养生是很多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