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秋天来了,“胶己人”的中医养生之道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4)养生文化83

9月已至下旬,虽然天气尚属炎热,但结合秋季的特点,潮汕人的中医养生之道已经可以提前筹备起来了。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张泽玫名医工作室”的中医医师马学锵介绍,在秋天这个季节,人应该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精神安宁,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根据天气变化,同自然界相通,以此养生。

马学锵表示,秋季是潮汕地区最为舒适的季节,气候凉爽,天气晴朗而兼有风燥,养生宜养阴润燥为主。秋天在五行中属“金”,五脏中属“肺”,以收敛为征,适宜平补。根据中医学理论,五脏之肺脏对应五色之白色。因此,秋季常吃白色食物可收到润肺之效果。

医师建议,生活中可选择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马蹄、莲子等食物。肠胃虚寒之人在秋季则应该少吃白菜、白萝卜、冬瓜等白色食物,可选择山药、莲子、百合这一类健脾补肺之品。在药膳调补中可加入诸如沙参、玉竹、麦冬、枸杞等滋阴润燥中药。

此外,秋燥季节还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蒜和酒等。多食这些温性食品易伤阴液,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伤害。结合潮汕地区的气候特点,秋季养生应以甘寒清养为主,饮食宜减辛增酸,煲汤以平补为要。

秋天来了,“胶己人”的中医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 第1张

■链接

秋季常用养生食疗方

百合莲子银耳羹

配料:干百合90克,干莲子60克,银耳30克。

做法:百合、莲子浸水后,冲洗干净。银耳浸泡开后,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银耳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煮2个小时;或将百合、莲子、银耳置入隔水炖锅,加清水慢炖2个小时。加冰糖或蜂蜜调味,口感更好。

功效:养阴润肺,安神养心。

鸡脚炖花生汤

配料:鸡脚500克,花生100克。

做法:将鸡脚剪去爪尖,洗净,锅内开水里煮两三分钟后捞出,清水洗净;将花生放入温水中浸泡半小时,换水洗净。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旺火煮沸,放入鸡脚、花生、姜片,煮沸后改文火续煮1个小时,加入食盐、鸡精调味,再用文火焖煮一会。

功效:健脾养胃,润肺化痰。

苹果雪梨排骨汤

配料:排骨1条,苹果1个,雪梨1个。

做法:排骨洗净,放锅内开水里煮两三分钟后捞出,清水洗净;苹果、雪梨表皮清洗干净(不去皮、不切片)。煮粥宝内放入已洗净的排骨、苹果、雪梨,加清水后慢火炖3个小时即可(不需要加入调味料)。

功效:消食养胃,润肺止咳。

【记者】 王涵琦

【通讯员】 郑瑞年

【作者】 王涵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458.html

标签: 养生之道
分享给朋友:

“秋天来了,“胶己人”的中医养生之道” 的相关文章

能中和者必长寿

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当以道家和儒家最为重要。道家崇尚自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致中和”和“仁”,两者均对中医养生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其中,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当以道家和儒家最为重要。道家崇尚自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致中和”和“仁”,两者均对中医养生学产生了深远...

《三国》中的养生秘诀

《三国》中的养生秘诀

摄盐过多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诱因,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导致骨质疏松。根据人体需要,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 作者:赵国明...

古代文人如何养生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时须徐步缓行,老弱者不妨执杖相助,强调散步的方法和妙处。 现在锻炼身体的活动和器械都很多,医疗也很发达,人的寿命普遍提高,可是古代处处都很落后,那时候的人怎么养生呢?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

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老、庄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产生过重要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老、庄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产生过重要影响。 养生理念 道法自然 清静无为 以柔为贵、弱者变强...

《周易》与养生

《周易》养生思想的核心—— 人生知变、应变、适变三大生存法则。 一.《周易》是一部什么书?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关于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中国自然哲学典籍,阐明自然宇宙之理,人生之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开山著作。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被列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称为中华第一经...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