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季养生多吃哪些食物?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3)夏季养生356

夏季养生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

当出现心烦焦躁、胸闷、头晕等中暑现象,不妨吃一些清热解暑之品。

绿豆:可以清热。单独用绿豆煮汤即可,最好不加糖。清热同时又要养胃,可用绿豆和大米一起煮粥。

黄瓜:具有清热、解毒、除湿的作用。最佳食用方法是凉拌黄瓜,再用醋汁拌,加入大蒜。中医认为,醋和蒜属温性食物,可以防止黄瓜寒凉伤脾。

苦瓜:具有涤热祛暑的功效。涤热比清热作用更强,能将热邪从体内荡涤出去。有些人喜欢把苦瓜先放在开水里焯一下,这会削弱其涤热的作用,所以最好别焯。

夏季养生多吃利水去湿的食物

夏季雨水较多,此时人体内存在湿邪,应利水除湿。

玉米须:有利尿、消肿、除湿的作用。可取干的玉米须15-30克(鲜品重量加倍)加水煎煮,去渣取汁。也可将玉米须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温浸十分钟后,代茶饮。

冬瓜:具有利尿的功效,通过利尿把身体里多余的水湿排出体外。冬瓜做菜时只能放少量的盐,因为盐放多了会抵消冬瓜利水的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260.html

标签: 夏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夏季养生多吃哪些食物?” 的相关文章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季节多雨潮湿,水汽上升,空气湿度大,加之或因外伤雾露、或因汗出粘衣、或因淋雨涉水、或久居潮湿之地,人体易感受湿邪而引发诸多疾病,长夏养脾的原则是“健脾祛湿”,可从日常饮食起居做起。 中医养生保健特别强调“三因养生”,即“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专家介绍,“因时养生”就是根据不...

夏季贪吃冷饮小心患肠胃炎

夏季贪吃冷饮小心患肠胃炎

每到夏季,不少人为了解暑热,贪吃冷饮,这些冰凉的食物大量进入肠胃后,刺激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 每到夏季,不少人为了解暑热,贪吃冷饮,这些冰凉的食物大量进入肠胃后,刺激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严重还会诱发肠易激综合征。另外...

夏季养心 养阳是关键

夏季养心 养阳是关键

中医养生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时值夏季,大众应根据夏季的时令特点来科学养生。 中医养生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时值夏季,大众应根据夏季的时令特点来科学养生。 茶饮药膳祛暑热 中草药中有一类药材,既是药物也是食物,为药食同源之品,选择这样一类药食同源之品,配成茶饮药膳,实为夏季养生之佳品。...

夏季祛湿正当时

夏季祛湿正当时

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经常会下雨。热蒸湿动,湿气弥漫空间,此时人体最易被“湿邪”入侵。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暑季的脚步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经常会下雨。热蒸湿动,湿气弥漫空间,此时人体最易被“湿邪”入侵。 中医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极爱与风、寒、热等邪气互通,且难以除去...

2018戊戌年夏季五运六气养生法

2018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中见太徵火运,全年气候寒热变化较大,雨水分布不均,夏天寒、湿会偏重。因此今年除了遵循“夜卧早起”“使志无怒”的“夏三月”养生原则外,更要结合运气特点加以调摄。 中医治病养生讲求“天人相应”之理,遵循自然规律,顺时颐养,《黄帝内经》有言:“智者之养生也,...

盛夏高温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护心

高温天气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以散步或者慢跑为宜,不宜做剧烈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完要及时补充水分。 高温天气,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护心,平稳地度过夏天,专家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运动适量 高温天气运动以散步或者慢跑为宜,不宜做剧烈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完要及时补充水分。切忌在烈日和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