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炎炎夏日要怎么养生?看看这些妙招不错!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3)夏季养生158

夏季天气闷热,非常容易引起身体上的一些不适。再加上人们贪凉,经常喝冷饮、吃凉菜,这样身体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那么,炎炎夏日,人体出汗量大,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防暑降温,照顾自己的身体呢?下面告诉大家几个小妙招。

妙招一、气定神闲

炎炎夏日要怎么养生?看看这些妙招不错!  夏季养生 第1张

烦从心中起。气温超载、空气干燥的夏天犹如给人火热的心情浇上一勺热油,令人困倦、烦躁不安、闷热难耐。《养生篇》讲:静养勿躁;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情绪的过激起伏只会适得其反,对脏腑也会有损伤。首先,从内心保持平静,放空头脑静下心来,平心静气才是养生的前提。

妙招二、饮食清淡

酷暑炎日要管好自己的嘴,少吃高脂辛辣的食物,避免肝火旺盛。一日三餐多以清淡为主,例如新鲜的瓜果蔬菜:黄瓜、冬瓜、西红柿等。多吃蔬菜水果不仅可以清热消暑祛汗补水,还能增进食欲充足营养。此外,休闲之余可以做一些清凉饮品辅助降温。比如:冰镇酸梅汤、绿豆汁和菊花茶等,舒舒服服过夏天。

妙招三、乘凉避暑

炎炎夏日不宜外出远足,就家附近清幽宽敞处散步休息。曦光泛白,地表清凉,微风习习,信步走走停停,小溪、公园、幽径都让人神清气爽,做做早操伸展筋骨更是得意快哉;日暮西落,漫步在余温的街道,等夜幕来临,三五好友成群结游,喝茶聊天亦或灯红酒绿都能解闷消乏。

妙招四、室内通风

当早晨气温比较低时,将家里门窗打开进行通风换气,排除屋内浊气;在中下午气温升高时,关闭门窗拉紧窗帘避免室内太阳直晒。阴凉通风的居住环境能让人消除烦躁、心静神安。

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季节,所以建议大家,在这个炎炎夏日,调节作息,劳逸结合,做好降温部署,及时补充营养物质,一定要运用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安然度过一个清凉的夏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229.html

标签: 夏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炎炎夏日要怎么养生?看看这些妙招不错!” 的相关文章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季节多雨潮湿,水汽上升,空气湿度大,加之或因外伤雾露、或因汗出粘衣、或因淋雨涉水、或久居潮湿之地,人体易感受湿邪而引发诸多疾病,长夏养脾的原则是“健脾祛湿”,可从日常饮食起居做起。 中医养生保健特别强调“三因养生”,即“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专家介绍,“因时养生”就是根据不...

夏季暑湿伤脾胃 自我保健四建议

夏季暑湿伤脾胃 自我保健四建议

夏季炎热多雨,湿热之气较盛;胃肠功能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湿热较重的环境中,人容易困乏、食欲差,还容易腹泻。 夏季高温天气,人们普遍食欲下降,茶饭不香,甚至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胃肠不适,老人和儿童尤其如此。专家介绍,夏季炎热多雨,湿热之气较盛。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如果外界气候湿热...

立夏后养生 记住“三增三减”

立夏前后要格外注意做好各脏器的调养,为盛夏后身心渐入佳境奠定坚实基础。 立夏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季拉开序幕。气温渐升,日光渐燥,身体各脏器也随之发生不小的变化。作为暮春与盛夏的过渡期,立夏前后要格外注意做好各脏器的调养,为盛夏后身心渐入佳境奠定坚实基础。 1、养心神,增静减怒 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

夏夜避风如避箭

人们的养生保健,一年中最难调理的就是夏天,而夏天调理的重点是夜间避风,夏夜避风如避箭。 近两天,经历炎热酷暑的人们终于感受到了凉意,晚上睡觉不再“水深火热”了。于是,晚上睡觉时打开窗户,让自然风吹进来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但神经内科专家提醒,夏夜睡觉过分贪凉,容易遭受风邪的侵袭,吹风时间过长,会引...

长夏养生防湿护脾是关键

农历六月,古称长夏,雨水较多,湿气偏盛,所以预防伤湿,首当护脾。只有人体脾阳振奋,脾的升降运化功能正常,才能有效地抵御湿邪的侵袭。 农历六月,古称长夏,此时至夏末秋初,自然气候有一个显著特点,即雨水较多,湿气偏盛,因而如同春风、夏暑、秋燥、冬寒一样,湿就成为长夏的主气。湿气过盛,可作为致病邪气伤...

丙申年夏季饮食要顺应五运六气

夏季阳气外泄,吃过多寒凉食物,可致寒邪内伏,产生伏邪,秋天易出现腹泻。尤其是今年,水运太过,寒湿流行,土气来复;加上“在泉之气”为厥阴风木,容易出现木克土。种种因素都会影响到脾胃功能,所以更应注意。可以适当佐食生姜,取其辛温之性味,以制寒温中。 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来看,2016年为丙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