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季养生记住“五要点”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3)夏季养生160

夏季天气炎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因此,夏季,人们应顺应天气变化,重点关注心脏的保养。

睡好子午觉

进入夏季,昼长夜短更明显,因此,夏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夏季适宜“夜卧早起”,可以相对“晚睡”“早起”,以接收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应避免贪凉

夏季后,天气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另外,虽然此时天气炎热,但胸口、后背和腹部等部位还是要护着,不能着凉。对患有关节疾病的人来说,夏季应避免贪凉,使用空调和风扇的时候应特别注意适度,过度贪凉可能会诱发关节疼痛。对于频繁出入于温差较大环境的人群,由于频繁的温度改变可能会导致感冒,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服或者披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随时加减衣物。

饮食宜清淡

夏季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具体到饮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饮食宜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由于天气炎热、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夏季,血热会给人带来许多不适,加之热盛耗气,气虚血热可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因此,饮食不宜过饱,给胃留下足够的蠕动空间。对于体质强壮、容易上火,经常出现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的人来说,可适当喝些绿茶来清热凉血。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食用,可起到健胃、祛暑之效。对胃肠不好的人来说,避免食用梨、西瓜、香蕉等寒性水果,切忌饮用冰镇饮料。

另外,在夏季即使患病也不可轻易使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增加纤维素、维生素的摄取,可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忌大汗伤阳

夏季,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汗出,“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运动不要过于剧烈,避免过度运动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要戒躁戒怒

中医认为,五脏之中的心对应夏,“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心主神,为神明之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人们容易心火过旺、烦躁不安、好发脾气,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和躯体可通过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所以,此时不仅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健康。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戒躁戒怒,重视精神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保持心情愉快、安闲自乐,切忌大喜大悲,避免暴喜伤心。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都可以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总之,夏季要特别重视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状态。

作者:夏小莉 胡世云

来源: 甘肃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226.html

标签: 夏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夏季养生记住“五要点”” 的相关文章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季节多雨潮湿,水汽上升,空气湿度大,加之或因外伤雾露、或因汗出粘衣、或因淋雨涉水、或久居潮湿之地,人体易感受湿邪而引发诸多疾病,长夏养脾的原则是“健脾祛湿”,可从日常饮食起居做起。 中医养生保健特别强调“三因养生”,即“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专家介绍,“因时养生”就是根据不...

暑热苦夏最难度 避暑、养心、养脾和养阳

暑热苦夏最难度 避暑、养心、养脾和养阳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偏多,此时暑湿邪气易乘虚而入,导致人体湿邪困阻,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倦;针对夏季常见的中暑,也就是中医说的阳暑,藿香正气类制剂并不适合。 进入夏天,尤其是炎热的三伏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令人难受的日子,整天湿热黏腻,没精打采。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少人分享经验:常备藿...

荷香盈盈润炎夏

荷香盈盈润炎夏

赏荷除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外,荷叶、荷花、荷梗还是一味中药,亦食亦药。 炎炎夏日,乡间点点蛙鸣的池塘里,常见绿荷点点,荷扇摇摇,荷花含笑,一派美妙的田园风光。宋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人李渔的《芙蕖》,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等名...

祛寒补虚借天力 冬病夏治三伏天

祛寒补虚借天力 冬病夏治三伏天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是根据《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

夏季暑湿伤脾胃 自我保健四建议

夏季暑湿伤脾胃 自我保健四建议

夏季炎热多雨,湿热之气较盛;胃肠功能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湿热较重的环境中,人容易困乏、食欲差,还容易腹泻。 夏季高温天气,人们普遍食欲下降,茶饭不香,甚至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胃肠不适,老人和儿童尤其如此。专家介绍,夏季炎热多雨,湿热之气较盛。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如果外界气候湿热...

五毒月九毒日有多毒?

五毒月九毒日有多毒?

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虫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 转眼间,又到了农历五月了,到了五月,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端午节了,但是,五月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禁忌你知道吗?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