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三两事,养生不是两三天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9-13)秋季养生115

  秋季养生误区之一:以前的中医养生里都讲到了进入秋季要多吃梨。现代人不适合这么做。因为古代人在夏天感受酷热,肺热,立秋以后人体之气随天地之气开始向内收敛,把热都包在里面,吃梨可以把这些热清去,以免灼伤肺阴。现代人夏天生活在空调下,没有这个热,立秋以后正是过敏性鼻炎高发季节,所以不要再吃梨了。

  秋季养生误区之二:吃水果蜂蜜燕窝海参等润秋燥,基本是反向做功。有些人到秋天以后,出现皮肤干燥,脱皮,起屑,有的还出现便秘,这实际是因为人体之气随天地之气入秋以后开始向内收敛,肺的宣发功能减弱肃降功能加强,人体脾胃吸收的水分无法运送到全身而出现的。上述所谓润秋燥的方法会加强肺的肃降功能,使皮肤等地方更加缺水。正确的解决方案是增强肺的宣发功能。比如做圈圈操,凉燥喝散寒茶,祛痰茶,吃通宣理肺丸、杏苏颗粒等;兼有热邪的温燥,喝馨口茶。

  秋季养生误区三:现在的很多养生知识每每在一个节气来临的时候,就告诉大家这个节气应该吃些什么做些什么。比如立秋应该怎么怎么做。秋季养生不是立秋这天怎么怎么做,而是整个秋天,人应该如何顺应自然,应该做哪些合适的事情。养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事情,是一个贯穿生命始终的事情。以为可以投机取巧就是自欺欺人。

秋季养生三两事,养生不是两三天  秋季养生 第1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641.html

标签: 秋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三两事,养生不是两三天” 的相关文章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 专家介绍,万物经历了夏季的茁壮成长,初秋是到了收敛生性的时...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螨花粉增多,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导致鼻炎发生。 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天是鼻炎的易发期,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把鼻涕一把泪,喷嚏不断,鼻塞、头疼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专家介绍,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

初秋养生四指导 有效躲避秋老虎

初秋养生四指导 有效躲避秋老虎

民间流传“秋老虎”即: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而秋季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相通,最易受邪,因此燥又易伤肺。尤其对体质阴虚、气虚者更易受累。 民间流传“秋老虎”即: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主要表现为阳光充足,空气干燥,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总的来说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

深秋天已寒 饮食起居防鼻炎

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 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这与晚秋时节冷空气刺激加上秋冬季节空气湿度相对小,浮尘多,各种花草花粉造成过敏原增加,导致鼻炎患者此时发病增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止过敏性...

秋分天渐凉 四大养生细节保健康

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冒。此外,以下的四个养生细节也要注意。 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