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季如何养生?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9-13)夏季养生111

  起居 人们应迟睡而早起,对中、老年人更应如此。睡眠时间虽然有所减少,但人不会在白天感到困倦。老年人可利用中午午睡1~2小时。有人发现老年人午睡“充电”可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饮食 这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因为气温一高,人体皮肤血管扩张,外周血容量增加,而肠胃道供血会相对减少,消化机能和抵抗力也随之减弱。

  夏季要多喝水,少吃油腻食品,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新鲜蔬菜和豆制品。整个食谱应以清热、化湿、清心补脾为主。

夏季多喝荤素搭配的汤类,如丝瓜豆腐汤、猪血豆腐汤、肉丝豆腐汤、番茄蛋汤。还可多喝稀饭,这有利于消化吸收,可增加食欲、祛暑延年。

常用的食物有兔肉、鸭肉、鱼、黄鳝、苦瓜、冬瓜、番茄、丝瓜等。

消暑的食物有绿豆、薏苡仁、百合、西瓜、莲子等。

中药防暑如金银花、决明子、山楂、菊花、薄荷、鲜藿香等,可用沸水煮后代茶饮。其中山楂除有降血脂作用外,近年还发现它对预防中暑亦有效。体弱气虚者可将人参泡茶喝。

运动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运动强身在夏天也很重要。

  夏季运动宜在清晨进行,运动以散步、跳舞、太极拳等小运动量为宜,时间在1~2小时。

防病治病 伏天的气温最高,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理,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冻疮等,可采取冬病夏治法,都可在伏天调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551.html

标签: 夏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夏季如何养生?” 的相关文章

盛夏驾车谨防汽车“空调病”

盛夏驾车谨防汽车“空调病”

在炎热天气里,一些驾驶员在享受凉爽的同时,常常会感到莫名的疲倦乏力、皮肤干燥,不同程度地出现手足麻木、头痛、咽喉痛、神经痛以及肠胃不适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汽车“空调病”。 在炎热天气里,汽车空调给驾车族带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但是,一些驾驶员在享受凉爽的同时,常常会感到莫名的疲倦乏力、皮肤干燥...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入夏后,暑、湿当令,且常夹有火热之气,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因此,入夏后人们养生保健的总体要求有以下6...

五毒月九毒日有多毒?

五毒月九毒日有多毒?

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虫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 转眼间,又到了农历五月了,到了五月,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端午节了,但是,五月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禁忌你知道吗?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传...

夏季各地暴雨多 雨后保健防湿热

夏季空气潮湿,且温差大,容易诱发风湿病或加重病情,表现为关节肌肉酸痛不适、肿痛发热、僵硬不利等。 最近全国各地连续的暴雨,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也给人的身体带来不适。那么,如何在闷热潮湿的夏季,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高发,下面来听听专家给出的建议。 保持皮肤干燥 每逢夏季暴雨过后,皮肤科接诊的...

夏季常用的药露方

夏季服用具有消暑生津、清热解毒作用的药露,不仅能补充体内水分,解除烦渴,而且还有防治疾病的功效。 夏季,常会使人出现口渴心烦、厌食、失眠等不适症状,这时服用具有消暑生津、清热解毒作用的药露,不仅能补充体内水分,解除烦渴,而且还有防治疾病的功效。下面介绍几款夏季常用的药露方: 金银花露:取金银花2...

夏季小心泌尿系结石

夏季天气炎热,经皮肤和呼吸道丢失的水分较多,易引起人体缺水,导致尿液浓缩,尿液中的矿物质容易变成细小的沉积物,从而形成结石。 夏季天气炎热,经皮肤和呼吸道丢失的水分较多,易引起人体缺水,导致尿液浓缩,尿液中的矿物质容易变成细小的沉积物,从而形成结石。结石病不发则已,一发“惊人”。高温天气,泌尿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