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三月养生要点知多少?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8-11)春季养生217

养生为什么要提到春三月?是因为养生有四时。

四时养生最早是在《黄帝内经》中提出来的。

原文是这么说的: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这句话的意思是四季阴阳之气的变化,是世间万物生长变化等根源,所以聪明的圣人把握这个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在春夏两季养阳气,在秋冬两季养阴气,让自己顺应天时,在阴阳二气的变化流动中沉浮。

春三月养生要点知多少?  春季养生 第1张

四季的变化正对应着人体的四个脏腑。春应肝气,夏应心气,秋应肺气,冬应肾气。

春三月正是对应肝脏的时候,这时候属于肝的天时,肝很容易与外界相通,比较敏感,轻微地调整就能很好地调理肝脏。

春季养肝事半功倍,同样的养生,在春天肝养护得更好。

春三月养生要点知多少?  春季养生 第2张

春三月如何来养肝呢?“养”是让身体、脏腑更加的健康,更好地行使其功能。

平时应该多观察自身的情况。

如果平时有急躁易怒,口苦咽干,目赤肿痛等肝火过旺的情况,这时候养肝就可以乘着天时用些清肝的中药,比如菊花、桑叶、决明子等。

如果平时思虑过多,容易受到他人言语而不开心,有抑郁体质,这时候就可以乘着天时,吃些疏肝理气的中药,比如香附、乌药、柴胡、白术等。

如果长期肝气不舒,郁而化热,就可以乘着春三月疏肝理气清郁热,比如吃些柴胡、枳实、栀子、豆豉等。

肝主藏血,如果平时血虚比较明显,就可以乘着春三月养肝补血,比如吃些熟地、山茱萸、枸杞、山药等。

春三月养生要点知多少?  春季养生 第3张

这就是我对“春三月如何养生”的一些观点,春养肝,针对自身肝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养”肝,不是单纯的补肝。

科普文章不易传播,期待大家点赞、打赏、转发、关注,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358.html

标签: 春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春三月养生要点知多少?” 的相关文章

气温变暖病菌生 沐浴春风防疾病

气温变暖病菌生 沐浴春风防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上升,病菌病毒也随着“春风”而复苏并繁殖,因此我们在沐浴春风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上升,病菌病毒也随着“春风”而复苏并繁殖,因此我们在沐浴春风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疾病。 我国养生家自古就重视春季天气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并根据天气特点指导人们的生活起居。如《摄生消息...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代研究发现,太阳光对于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很多西方人喜欢在沙滩上晒太阳,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还热衷于“天体浴”就有其中的...

春暖花开养生季 四个方面要牢记

春暖花开养生季 四个方面要牢记

春天,阴退阳长,寒去热来,草木萌发,万物披新。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们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的调养。 春天,阴退阳长,寒去热来,草木萌发,万物披新。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们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的调养。 精神调养 春天是一个“天地俱生”的季节,人应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春捂养生 捂好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四部位

春捂养生 捂好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四部位

早春时节,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这四个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 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有道理的,但“捂”的位置很有讲究,绝不是“不减衣服”这么简单。 早春时节,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这四个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 1、手腕:守住全身血脉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神门) 心主管全身的血脉,...

调理睡眠 赶走春困

中医学认为久卧伤气,易造成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僵硬不舒,新陈代谢能力下降,身体亏损虚弱。春季养生必须顺从人体的自然变化规律,遵守春季的养生原则。 春季,人易犯困。这是由于季节变化所引发的一种生理现象。此时,调整好睡眠,对春季养生极为重要。 1.春季不宜久睡 中医学认为久卧伤气,易造成气血运行不畅,...

春季养生有啥讲究?

春季宜开始锻炼身体,早晨起来缓缓散步,被开束发,松缓衣带,让形体舒展,使志意顺春天生发之气而活动,以求神定而志安,这就是春天保养春生之气的方法。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 也。”意思是说,春天阳气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