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季除湿四妙招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640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湿气长期藏于体内无法排除,对人体危害是非常大的。春季祛湿是调理慢性病、拥有健康身体的基础。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但却有不少人总是感觉自己精神不振、身体沉重、没有食欲、大便黏腻、头晕脑胀、昏昏欲睡、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这很可能是身体里的湿气在作怪。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现代人贪凉、熬夜、不爱运动,脾胃越来越虚,由此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受到损害,水湿聚积体内,形成内湿。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湿气长期藏于体内无法排除,对人体危害是非常大的。春季祛湿是调理慢性病、拥有健康身体的基础。那么,应如何有效祛湿呢?

第一招:中药泡脚祛湿邪

中医有“中药洗脚,湿邪可祛”的说法。

药方:干姜20克,艾叶30克,桂枝10克,桑枝10克,附子20克,川椒30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

用法:将药用纱布包好,放水里煮开后将药包取出,将汤水倒入洗脚盆中,晾到40℃~50℃时即可泡脚。每天泡1~2次,每次20~40分钟即可。

第二招:饮食祛湿四神汤

四神汤是中医健脾祛湿食疗方,其中“四神”是指薏苡仁、莲子、山药、茯苓。山药以补虚为长,茯苓以祛湿为长;薏苡仁有化湿之功,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苡仁最擅长清湿热;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薏苡仁来清热,薏苡仁祛湿,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从而整体调理身体。

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充,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适宜作为食疗,可煲汤、煮粥、做糕点食用,以达到祛湿的效果。

第三招:劳逸结合休息好

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进入春季后逐渐昼长夜短,许多人晚上加班,夜间睡眠时间往往不足,故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适当午睡可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让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与休息,下午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也要提高工作效率,晚上尽早休息。

第四招:少吃冷饮健脾胃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胃受损后,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体内湿邪大量积聚后,出现身体沉重、腹胀甚至腹泻,晨起眼睑浮肿等不适。

春天到来,气温逐渐上升,如果冰激凌、冷饮吃太多,会加重脾虚的问题,让湿邪困扰更深。因此,日常除了常吃山药、红枣等健脾食物外,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少吃冷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0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季除湿四妙招” 的相关文章

春季犯困有原因 5招助您轻松“脱困”

春季犯困有原因 5招助您轻松“脱困”

中医认为,春季应是推陈出新、畅发生机的时候,只有把夏、秋、冬所积蓄的元气慢慢升发,才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万物复苏,气候逐渐变暖,很多人会感到疲乏、头晕欲睡,哈欠连天没精神。专家介绍,这是“春困”的现象。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

初春伊始寒料峭 衣食起居防感冒

初春伊始寒料峭 衣食起居防感冒

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体表抵御外邪能力较弱 。同时春季气候不稳定,时寒时热,稍不注意,就容易外感风寒湿气,表现出感冒咳嗽等症状。 宋代词人李清照有描写春寒的名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春季,尤其是早春,医院中感冒咳嗽人群明显增多。从中医学理论上看,这是因...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代研究发现,太阳光对于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很多西方人喜欢在沙滩上晒太阳,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还热衷于“天体浴”就有其中的...

早春防病养生五大招

中医养生防病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注意万物始生和气候多变特点,通过适当地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健康养生的目的。 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早春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活跃,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中医养生防病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注意万物...

春季饮食五大原则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要安排好春季的饮食,为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5个饮食的原则,可以写下来,贴在冰箱上,经常提醒自己。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同样适合于我们的饮食,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要安排好春季的饮食,为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5个饮食的原则,可以写下来,贴在冰箱上,经常提醒自己。...

春捂技巧 上薄下厚

面对初春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古人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专家提醒大家,春捂并不是说穿的越多越好,捂是有讲究的。 今天是惊蛰节气,很多地方气候已经回暖,但是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还是很大。春寒料峭之时如果贸然减衣,身体一时无法适应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很可能发生感冒等一系列身体问题。面对初春这种变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