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色正中分 养生遵“运气”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99
从运气角度呢来说,2019年干支甲子纪年为己亥岁,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中见少宫土运,司天之气克中运,属于运气相合中的“天刑年”,气候变化相对剧烈,运气因子中风、火的因素较多。

《黄帝内经》强调养生治病应“先立其年,以明其气”,进而做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从运气角度呢来说,2019年干支甲子纪年为己亥岁,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中见少宫土运,司天之气克中运,属于运气相合中的“天刑年”,气候变化相对剧烈,运气因子中风、火的因素较多。容易出现肝胆系统疾病,木克土又容易出现脾胃系统疾病,如胃痛、胁痛、腹胀、呕吐、腹泻、舌苔厚腻、口黏、胃口差等。

千花百卉争明媚,春色正中分。从3月21日进入春分节气后到小满节气(5月21日)这段时间,进入五运六气理论的“二之气”时段,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阳寒水,《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经大论篇》记载此时“寒不去,华雪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这种运气条件下,出现倒春寒的几率很大,局部地区甚至还会出现强对流天气,出现冰雹、雨雪天气。在发病上会出现“民病热于中”的情况,即内部热性病证增多,甚至会有外寒内热、“寒包火”、寒热错杂等症状。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致病因素并结合春季特点,此时节养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早起养肝以应春气

总的养生原则,还是要按照《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三月……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尚书·天传》说:“东方为春,春者出也,万物之所出也。”春天应该早起,一般5点半左右即可起床,到户外跑步或打太极、八段锦,让人体气血流通起来,顺应春之生发之气。此外,春天在五行属木,在人体应肝,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生气或发怒,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另外,肝开窍于目,应避免久视伤目又伤肝,做好合理用眼。

适当春捂以防春寒

“三寒两倒七分饱”其中就着重提到了防倒春寒。宋代苏轼《癸丑春分后雪》诗句中“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形象描述了倒春寒后的感慨。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前面分析了今年运气条件可知2019年更容易出现倒春寒,所以要穿暖和些,遵循“春捂”原则,衣物添加要及时。

合理午休以消春困

仲春时节,随着气温回升,气血从内脏向体表、四肢鼓动,皮肤和毛细血管都处于舒张状态,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了,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容易出现“春困”,会有啥事没做缺感觉累,甚至出现白天打瞌睡。预防“春困”可以在11点到13点这个时段小憩会,打个盹,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以内即可。

药食同源顺时养生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不论是食物还是药物都具有寒热温凉四气与酸苦甘(淡)辛咸五味。所以《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而药物、食物性味的变化与节气运气关系密切,所以中医有“司岁备物”之说。

《吕氏春秋·尽数》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饮食调节应随四时节序的不同而变,民间有“正月葱,二月韭,”之说法。运气学说在预测疾病的同时,也给出了预防的方案,这一时段要遵循“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的饮食原则。中医讲究“药食同源”,结合时令以及气味和合原则,现推荐一些食疗方案:

韭菜:辛温,入肝、脾、肾、胃经,有温补肾阳、固精止遗、行气活血、温中开胃之功。同时符合这一时段“以辛润之”的调养原则。韭菜可以清炒,也可以炒鸡蛋,还可以剁成陷包饺子。

荠菜:甘平,入肝、脾、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健脾明目、健胃消食等功效。民间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荠菜可以清炒、可以做陷包饺子、熬粥。

香椿:苦平,归肝、肾、胃经。被称为“树上蔬菜”,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等作用,香椿煎鸡蛋、凉拌香椿都很好吃。

茨菇:《本草纲目》载其气味苦、微寒、无毒,厚肠胃,止咳嗽。茨菇还具有散结解毒、补中益气等功效,更符合“以苦补之”“以苦坚之”的运气调摄法则。茨菇可以烧五花肉,也可以清炒、做汤。

山药: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养胃、生津益肺、固肾益精等功效。针对此时节脾胃功能较弱的特点,可以适当食用山药。山药炒黑木耳、山药煲排骨汤或者选用铁棍山药蒸煮后佐食。

春饮花茶有益健康,花茶的芳香辛散之气,可以提神醒脑解“春困”。对于花茶的选择,女性可喝玫瑰枸杞茶,有疏肝理气、活血调经、美容养颜等功效;经常熬夜、肝火旺、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喝野菊花枸杞茶,有疏风清热、利咽消肿、清肝明目的功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9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色正中分 养生遵“运气”” 的相关文章

春季养肝必备7大绿色蔬菜

春季养肝必备7大绿色蔬菜

中医认为荠菜性味甘平,能够和脾、利水,还能明目,《名医别录》说它能利肝气,也就是能促进肝气的生发,是得春气之先;肝开窍于目。 春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春季养肝吃什么呢?现在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春季养肝必备的绿色蔬菜,爱养生的朋友可要注意了。 1、香椿 民间亦有“三月八,吃椿芽儿”的说法。每年...

咋暖还寒 谨防春风伤人

大风带走大量的水蒸气,空气湿度降低,导致口干唇裂、鼻腔黏膜干燥,容易出现微小的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 《黄帝内经》中提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由此可知,对于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能够及时地躲避,这一点在春季尤其重要。因为,春天是风气主令。大风呼啸...

春季应该如何养生

春季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相当于每年阳历的2、3、4月。此时大地回苏,阳气升发,万物复生,欣欣向荣,充满活力,人体阳气生长,肝胆旺盛畅达。 春季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相当于每年阳历的2、3、4月。此时大地回苏,阳气升发,万物复生,欣欣向荣,充满...

春季谨防风邪袭人

这两天坐诊,其中项背不适、肩周炎、头痛遇风加重患者增多,特别是年轻女性看到风和日丽,不顾湿漉漉的头发就迫不及待地穿单薄衣服,谁知次日就头痛不适,春风看来和暖,其实是乍暖还寒,尤其春季是以风气当令,《黄帝内经》认为“风者,百病之长也”,由此可知风邪之重。 这两天坐诊,其中项背不适、肩周炎、头痛遇风...

注意四点 春季保健康

饮食少而淡:新春佳节,食源不断,食事频繁,令人“口”不暇接。在大饱口福的时候,切记平衡膳食这一养生的基本原则。节日的各类食品要合理搭配,美味佳肴口到为止,少吃肉,多吃菜,少喝酒,多喝汤,对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以及食盐应有所限制。 衣着要保暖:新春乍暖还寒,气温仍低,温差幅度较大,且会有寒潮侵袭,无...

春季养肝明目的窍门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中医讲究,春季应该通肝,更易旺肝,春季养生以养肝为要务。下面介绍几个适合春季养肝明目的方法给大家,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中医讲究,春季应该通肝,更易旺肝,春季养生以养肝为要务。下面介绍几个适合春季养肝明目的方法给大家,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春季养肝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