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季养生有哪些侧重点?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8-11)春季养生209

春季养生有哪些侧重点?  春季养生 第1张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的升高,猫了一冬的人们终于可以活动下筋骨了。享受美好的生活必须先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春季养生的秘诀。

春季养生主要在于捂。俗话说“春捂秋冻”,意思是说春季由严寒的冬天刚刚过渡过来,冬天的寒气还没有完全褪去,咋暖还寒,这个时候的气温波动比较大,人们如果过早的把身上的棉衣脱掉,身体就会受到寒邪的入侵,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当然凡事要有一个度,“春捂”是要根据外部气温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的。我们人体的温度是37度,要保持这个温度,一方面需要靠我们自身的能量调节,另外一方面需要借助棉衣棉服的保暖性,二者缺一不可。

春季养生有哪些侧重点?  春季养生 第2张

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再“春捂”了呢?给大家一个标准,当达到这个条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享受美好的春天了。首先气温在15度以上,温差控制在5度左右;其次最少要连续5天以上达到15度,方可脱掉我们身上的厚衣服。只有同时达到这样的情况下,外部的寒气才能褪去。

什么样的人群最需要“春捂”呢?聪明的你肯定想到了,不过还是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罗列。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老人和婴幼儿人群、患有风湿类风湿人群、患有骨关节疾病的人群等,以上几种人群在春季到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过早的把棉衣服脱掉,以免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354.html

标签: 春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春季养生有哪些侧重点?” 的相关文章

警惕“春困”的信号 缓解春困“四妙招”

警惕“春困”的信号 缓解春困“四妙招”

克服春困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要早睡早起,保证睡眠。 常有人开玩笑说自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到了冬天还得“冬眠”。其实,“春困”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春困是因自然界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寒冷的冬季,受低温影响,人体皮肤汗腺收缩,保持体温恒定;进入春...

春分前后的养生要领

春分后,春阳之气上升快,人体的代谢增强,情绪波动也大,加之气温经常骤变,容易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以及眩晕、失眠等症。 春分后,春阳之气上升快,人体的代谢增强,情绪波动也大,加之气温经常骤变,容易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以及眩晕、失眠等症。春分时...

春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春天的自然条件适合于睡眠,加上春天比冬天夜短,所以出现“春困”的现象;人体生理状态正处于调适过程中,尚处于滞后和低潮状态,故易导致“春眠不觉晓”的现象。 1.春季气候对人生理的影响 俗语云: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春季无论是在气候上还是在生理上都会发生变化。健康人可很快适应这些变化,而体弱多病者、老...

春天,你会护肝吗?

春天是阳气开始升发的时候,小草绿了,枯树发芽了,世上万物都复苏了,都借助春天的阳气,顺势而长。中医讲,肝属木,“木遇春而旺”。此时,人的肝,也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活跃起来,一年里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 春天是阳气开始升发的时候,小草绿了,枯树发芽了,世上万物都复苏了,都借助春天的阳气,顺势而长。 中...

气运学看今年春季养生

春季养生必须注意疏肝,要保持心情舒畅、开朗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具体养生方面,生活中要用宽容、平和的心态与人相处。少发怒,尤其要力戒暴怒,以免怒气伤肝。 一、春为木运先疏肝 运气学认为,木为初运,对应于初之气(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春季。这时气候变化多风,疾病以肝病居多。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

注意四点 春季保健康

饮食少而淡:新春佳节,食源不断,食事频繁,令人“口”不暇接。在大饱口福的时候,切记平衡膳食这一养生的基本原则。节日的各类食品要合理搭配,美味佳肴口到为止,少吃肉,多吃菜,少喝酒,多喝汤,对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以及食盐应有所限制。 衣着要保暖:新春乍暖还寒,气温仍低,温差幅度较大,且会有寒潮侵袭,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