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注意“形”,又注意“神”,才是传统养生文化
养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创造的有关养护身体和生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有关养生的理论典籍和实用方法,是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在世界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早已被世界各国尊崇和推广。我国传统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即五谷杂粮与豆类为主食,食物中70%的热量与67%的蛋白质来自主食谷物。而副食多是新鲜的天然食品,有丰富的蔬菜,同时适当吃一些水果、菌类、藻类,外加少量肉类。国际营养学界认为这是预防“文明病”的最佳膳食营养结构。
然而养生思想也各有不同,有《老子》《庄子》中的养生思想和最出名的《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还有《吕氏春秋》中的养生思想以及《淮南子》中的养生思想。先秦到汉代的养生方法注重内外兼修,具体方法主要有行气、服食、导引等,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既注意“形”,又注意“神”。
行气
养生术的发端和逐步完善行气从古人对“气”的认识出发,调节气的运行也就成为养生的第一要务,于是产生了“行气”之术。“气”是我国传统生理学的重要概念,它包含三层含义:日精月华之“气”;父母阴阳相媾而结为人的初始“元气”,即“先天之气”;通过饮食物质所化生,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称为“水谷营卫之气”,即“后天之气”。
人出生以后“先天之气”逐渐被损耗,需用“后天之气”补充。“行气”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专门功法,使“后天之气”不断化生为“先天之气”。因此“行气”是一种自我控制的内循环运动。
服食
服食可能来源于古代的“食养”。《山海经》里记载了某些食物或药物食用后有“善走”、“不夭”、“多力”、“美人色”的作用,《周礼》有许多关于饮食搭配的要求。到了战国末期,神仙术士把这称为“服食”,并视为修炼成仙的重要手段。秦皇、汉武都迷信此术,致使神仙方术和服食大为盛行。
东汉时《神农本草》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上药养命,可以使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可见“服食”影响之深广。“服食”分为服药、服丹、食气。食气也叫服气,主要以采集日精月华、松涛流泉等精气,以更替体内浊气为特征的呼吸吐纳运动。
导引
先秦时期引导术式较为简单,仅有单个动作。始见于《庄子》:“吹呴呼吸,吐固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1973年12月,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一幅西汉帛画《引导图》,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帛画上绘有4排、每排11人,代表四季和11道经络。从整个图看,绝大多数是针对某一病痛设计的动作。有的图侧不仅注明了所能医治的病痛,其动作设计与疗疾区的关系也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可见当时的引导主要是用来防治疾病的,并且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养德
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心理健康则是祛病延年的前提。汉代哲学家兼养生家董仲舒在分析孔子关于“仁者寿”的原因时曾精辟地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则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春秋繁露》)作为儒家“亚圣”的孟子早就提出过“修其身而天下平”的口号,而修身的方法则在于“存心养性”。
在修身养性问题上,《中庸》作者曾寓意深长地提出了一个“诚”的方法:“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谓“诚”,在这里实际上是指人的自我修养。
养性
从养生文化的特点来看,人的主观能动性则是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强调个体必须通过“养性”来主动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以便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
至于如何“养性”,《黄帝内经》提出应该力求做到“恬淡虚无”,具体要求是“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不下相慕”。道家学说在承认自然规律客观实在性的同时,还认为“天道”就是“无为”。从这个论题出发,道家必然要求“人道”也同“天道”那样,应该无所作为,做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里指的是指人的精神、性情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