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春节饮食 把好四关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45
春节时的饮食结构有两大不合理处,第一是肉类多,尤其是畜肉类偏多,加上每餐菜肴分量足、种类多,进食时间长,这样就易使摄入的热能大大超过身体的需要量。

食物美味,平衡第一关

春节时的饮食结构有两大不合理处,第一是肉类多,尤其是畜肉类偏多,加上每餐菜肴分量足、种类多,进食时间长,这样就易使摄入的热能大大超过身体的需要量。多余的热能将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堆积起来,天长日久便可出现肥胖症,血脂、血胆固醇增高,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高脂肪膳食还可诱发胰腺炎、胆囊炎。因此,平时血脂偏高,或有冠心病、胰腺炎、胆囊炎病史者,更需要管住自己的嘴,以控制脂肪的摄入。

第二是粗制粮谷类和蔬菜偏少,导致膳食纤维少,容易引起便秘,并可造成维生素B1、C和叶酸以及无机钙盐的缺乏。正确的饮食原则是荤素合理搭配。以成年人每人每日计,粮谷类300-400克;肉、鱼、蛋类合计控制在200—250克;蔬菜水果400—500克;豆类50克,奶类(鲜奶)约250克;食用油控制在25克以内。这样安排,既注意了荤素搭配,又满足了平衡膳食的要求,符合营养规律。

甜甜蜜蜜,暗藏“机关”

春节期间各地有丰盛的糕点,这些糕点的特点就是甜,寓意是希望新年的生活每天都甜甜蜜蜜。吃这种单双糖含量高的糕点,一方面可使摄入的热能进一步增高,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另一方面由于单双糖吸收快,对血糖控制不利,糖尿病患者切忌食用。此外,单双糖有很强的致龋作用。口腔中的甜蜜可能意味着您的牙齿正在遭受损害。正确的方法是控制甜点的摄入,并及时漱口与刷牙,阻断糖与致龋细菌、牙齿的接触,维持口腔卫生,预防龋齿发生。

美酒往来,闯“鬼门”关

中国人好客,春节期间更是宴请不断。共同欢宴,除了美味佳肴,还有美酒助兴。主人为显热情,客人为示礼貌,常常过量饮酒。喝醉酒不仅有失仪态,而且对醉酒者的身体有害:

①无论是白酒、黄酒还是啤酒,除含一定量乙醇可以产生热能外,几乎不提供其他营养素。酒喝多了,其他食物摄入就少了,这样很容易发生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素的不足。

②酒具有刺激性,过量饮酒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除发生呕吐外,还可能诱发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②长期过量饮酒可使肝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发生肝硬化。

④酒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麻醉、眩晕等,酒后驾车容易发生车祸。因此宴请时最好不上或少上烈性酒,可适量提供葡萄酒和啤酒。目前富裕地区驾车族多了,更要严格管住自己的嘴,控制饮酒量,否则,害人也害己时悔之晚矣。

饮食卫生,平安过关

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货,其中最主要的是春节期间自用和宴客用的各种食品。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有腌制肉类的传统,有些肉类用盐腌后晒干,有些则在盐腌后再用烟熏,还有一些是煮熟结冻后保存。腌肉熏鸡腊鱼不仅风味独特,而且也易于保存。但由于肉类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在某些情况下也容易发霉,产生的霉菌毒素以及烟熏肉中的亚硝胺对身体健康潜在很大危害。另外,腌制品中食盐浓度高,高血压患者少吃为妙。

春节期间一些家庭还会自制一些传统的年宵糕点,比较多见的是用米制成的糍粑,糍粑制成后常浸泡在水缸中,需要时取出加热即可食用,非常方便。但要注意的是,糍粑在长时间存放过程中容易发霉。霉变的糍粑可能含有霉菌毒素,对身体也有害;有一种很简便的方法保证您既能吃到这种传统的年宵食品,又能避免霉菌的污染,那就是经常更换水缸中的水。

甘蔗因为甜,也成为春节期间人们喜爱的零食。然而,甘蔗是在秋天收获的,一些农家将甘蔗埋在泥土中保存,待春节时挖出来出售或自家食用。如果保存不当,甘蔗极易发霉。霉变的甘蔗肉眼不容易鉴别,一旦食后中毒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面对冬春时节的甘蔗,您也要把住“嘴”关,不要贪图嘴巴一时的甜甜蜜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32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节饮食 把好四关”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 对于应酬多的人来说,能解酒又护肝的食物是最受欢迎的。最近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这篇网文中说到: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 虽然处暑了,但目前仍处在长夏这一阶段。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以下介绍几道保健养生祛湿粥茶饮: 茯苓粥...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胖人多湿,肥人多痰。湿从哪里来呢?脾主运化水湿,是津液代谢的枢纽。一旦脾虚弱了,不运化了,就会产生痰湿。 肥胖是“三高症”的温床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