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527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

对于应酬多的人来说,能解酒又护肝的食物是最受欢迎的。最近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这篇网文中说到: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生,尤其适合酒后头痛,呕吐的人群。桑葚中的硒是非常最重要的“护肝因子”,增强肝脏功能,提高肝脏抗氧化、解毒、抗毒能力,加速酒精分解,从而起到解酒护肝的作用。

专家介绍说,从西医的角度分析,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乙醇)进入肝脏,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形成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成乙酸,最终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后排到体外。如果乙醛脱氢酶活性不强或超出自身催化能力,乙醛则不能迅速转化而蓄积在肝脏中,与乙醇相比,乙醛对肝脏的毒性更强。因此,解酒的关键是延缓酒精吸收,促进其在体内分解代谢,加速其排泄。经常采用的措施有利尿、促排汗、中和乙醇、促进代谢、稀释酒精浓度、减缓酒精吸收等。

桑葚干是以新鲜桑葚为原料,经过脱水、烘干得到的一种果蔬干制品,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维生素、鞣酸、花青素、矿物质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酒精中毒,但是桑葚干解酒效果并不强,即使在喝酒前食用了桑葚干,也不宜过度饮酒,否则会对身体健康不利。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著名中药著作《本草纲目》中记载桑葚:“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这里显然指的不是桑葚干,而且用量也没有具体说明,因此不建议大家贸然尝试。

对于桑葚解酒的原理,明代中医药学著作《本草经疏》中做了详细的说明:“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甘寒除热,故解中酒毒。性寒而下行利水,故利水气而消肿。”

常用的解酒食物还有很多,比如梨、西瓜、葡萄、西红柿、橙子、柚子蜜等。

日常生活中,不要空腹饮酒,最好在饮酒前先食用一些肉类、蛋类或者适量喝酸奶、牛奶,都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和延缓酒精吸收的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82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的相关文章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

经常喝酸奶,你知道怎么喝才最健康吗?

经常喝酸奶,你知道怎么喝才最健康吗?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胃肠功能好,在炎热的季节,偶尔可以喝直接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来的酸奶,但不主张经常喝。 对于酸奶的喝法,众说纷纭。从冰箱拿出来就喝,还是过一会儿再喝?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胃肠功能好,在炎热的季节,偶尔可以喝直接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来的酸奶,但不主张经常喝,经常喝容易患胃病;若...

安神、宁心话百香

安神、宁心话百香

百香果,俗名鸡蛋果,浓郁甘美、酸甜可口,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 百香果,俗名鸡蛋果,原产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品种一般分为黄色百香果和紫色百香果,两者杂交,遂成紫红色百香果。 百香果天然纯净、浓郁甘美、酸甜可口,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百香果含...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胖人多湿,肥人多痰。湿从哪里来呢?脾主运化水湿,是津液代谢的枢纽。一旦脾虚弱了,不运化了,就会产生痰湿。 肥胖是“三高症”的温床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