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根据体质品晨茶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539
绿茶沏三遍,茶汁已尽。比较讲究的好茶者,绿茶沏两遍;特别讲究者绿茶只沏一遍,是狭义上的品茶。绿茶沏三遍后,再沏颜色渐黄,茶多酚已有变化。红茶、花茶等,只要茶味尚浓,可沏三壶以上。

饮第一壶茶为“品茶”。茶被热水沏过,挥发油的香气蒸发于杯面,水入口中,香入鼻中,令人心醉。观赏茶于色、香、味为一体,表现在一个“品”字上。

绿茶沏三遍,茶汁已尽。比较讲究的好茶者,绿茶沏两遍;特别讲究者绿茶只沏一遍,是狭义上的品茶。绿茶沏三遍后,再沏颜色渐黄,茶多酚已有变化。红茶、花茶等,只要茶味尚浓,可沏三壶以上。因为不存在茶多酚质变的问题。

四季的旋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黄帝内经》讲一日也分“四季”,所以一日的阳气也有生、长、收、藏四种变化。品茶顺应一日“四季”,有利于身心阳气的生、长、收、藏。品茶大致分为早晨、上午、下午和傍晚四个时段。每一时段品茶都有各自的作用。

晨茶的品种,原则上因人而宜,可根据年龄、体质情况而定。

体质偏热型

体质偏热表现为稳定型和波动型两种情况。平时总是感觉到心里热,属于稳定型体质热,这种人早茶应以绿茶为主。绿茶偏凉,可以凉血。绿茶中约90%的茶多酚对因血热引起的各种失衡有改善作用。

平时心里不感觉热,由于气候的原因,或饮食的原因,出现短时间的燥热,可以即时用绿茶凉血。

体质虚寒型

体质虚寒型的人早晨适合用花茶。花茶中的花香挥发油性热,已改善了茶的凉性。烫水沏的花茶,挥发油迅速上行,有助于中气提升,对人提高早晨的精神非常有益。

早晨胃满偏凉者,可沏红茶。放少许红糖和姜片,可暖胃、醒脾、归脾。一举多得。

带着一定的意念品茶,有利于调节神经系统。品茶有两种坐姿,一是盘腿坐,二是脚落地坐,所用意念有所区别。

盘腿坐品茶。热茶入口,以水烫牙,意念茶汤顺脊梁下注,直达腰部,确实感觉热流到了腰,再喝下一口,口口有着落。一杯茶下肚,后背和脑热有微汗,这叫“清脑洗髓”。

脚落地坐品茶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膝盖呈90度角,两脚平放于地,意念脚掌中间的涌泉穴打开接地;二是茶汤进肚后沿脊梁下注于腿,由涌泉入地三尺。有人开始会脚凉,渐渐转热,感觉寒邪入地三尺后,暖流自然由脊梁上行,微汗出,正气存。这种饮法有利于排寒气和浊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4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根据体质品晨茶” 的相关文章

《内经》中的“六观”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包含了“六观”的思想,下面向大家详细阐述。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包含了“六观”的思想,下面向大家详细阐述。 自然观:人体要顺应自...

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老、庄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产生过重要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老、庄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产生过重要影响。 养生理念 道法自然 清静无为 以柔为贵、弱者变强...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想要养生,那就种花养草吧!

想要养生,那就种花养草吧!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花花草草有种天然的感情。当时我们家的院子里,种满了我从各处搜罗来的花,有各色的月季、菊花、玉簪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草花。每到春天,月季花开,芳香四溢,其他的花也次第开放,真的是美不胜收啊!  后来,到城市求学,远离了农村,总感觉生活少了一点什么。再后来,毕业工作、结婚生子...

最全面、最简单、最有用的养生指南,都在这六张图里了!

最全面、最简单、最有用的养生指南,都在这六张图里了!

  护颈椎、养血管、降血压,养生大工程要取得好结果,最要在意日常的小积累,怎么做呢?  1. 这样养颈椎↓    2. 这样养血管↓    3. 这样降血压↓    4. 这样防痔疮↓      5. 这样护骨↓      6. 这样养胃↓      再简单的养生指南,也得用起来才有效!一起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