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酷暑补水要将就方法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503
具体方法是:1000毫升的水,加3克食盐和10克砂糖,并搅拌。水以自来水为好,可煮沸冷却到常温,然后,加入柠檬和葡萄柚果汁各一滴,不仅味道变好,而且有助于钾的摄取。

时值酷暑炎夏,作为中暑预防对策的重要措施,要补给因汗液流失的水分。一旦出汗,不仅是水分,作为盐成分的钠等矿物质也会丢失。此时若只喝白开水,因这些物质浓度降低,可导致恶心和肌肉痉挛等情况发生。

那么,应该怎样科学地补水呢?具体方法是:1000毫升的水,加3克食盐和10克砂糖,并搅拌。水以自来水为好,可煮沸冷却到常温,然后,加入柠檬和葡萄柚果汁各一滴,不仅味道变好,而且有助于钾的摄取。可在跑步和散步等出汗多时以及食欲下降时补充。若是一次大量饮用,会很快从尿中排出,故每次以饮用1杯(200毫升)的量为宜。

运动补水

夏天运动时尤其要注意补充水分。此时肌肉大量散热,中暑的危险很高。那么,应该摄取多少水分才好?一般以身体水分的减少不超过体重的2%补给为宜。例如,体重60千克的人,以水分减少未及1.2升的程度,不断地补给。建议在运动前后测量体重,如果体重减少在2%以内的话,那么,水分补给的方法是没有问题的。补水量要求足球等竞技运动前250~500毫升,比赛中500~1000毫升。以1杯(200毫升)的量分别摄取为好。因出汗导致盐分丢失,因此应在水中混合0.1%~0.2%左右的食盐。

高龄者补水

高龄者容易中暑,据统计,盛夏中暑高龄者占到4成以上。一是因为老人对酷暑的耐受性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往往变得迟钝;其次是年龄越大,体内水分越少,一般成人水分占体重的60%,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下降到55%;此外,老人体温调节功能减退,体内热量很难散发。

专家建议,老人每日至少要摄取2.2~2.5公升的水分,这是因为仅从尿液和汗液中即可排出这些水分。以2.5升为例,首先,作为饮料应该喝1.2升,其中包括起床后饮用的水,吃饭时摄取的水,吃点心时喝的茶等。其次,三顿饭和菜等食物也包含着水分,由此摄取1公升。剩下的0.3升,为提供体内营养素转变成能量时产生的“代谢水”。上述3类仅是每天喝水量的最低限度。若因高温而大量出汗,还要及时补充运动饮料以及盐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30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酷暑补水要将就方法” 的相关文章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入夏后,暑、湿当令,且常夹有火热之气,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因此,入夏后人们养生保健的总体要求有以下6...

夏季谨防血黏度增高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若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缺水更加严重,可使血黏度增高,促使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因而诱发中风、心梗、心绞痛等疾病。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若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缺水更加严重,可使血黏度增高,促使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因而诱发中风、心梗、心绞痛等疾病。因...

南方已入梅雨季 养生尤要防霉菌

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家具等许多东西很容易受潮,甚至发生霉变,并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时下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已进入梅雨季节,此时天空连日阴沉,并且降水连绵不断,正如民谚所言:“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家具等许多东西很容易受潮,甚至发生...

今年的三伏天有点热

根据中医运气学说,今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总的天气以燥热为主,雨水相对偏少,局部地区可因“燥极而泽”,出现短暂小范围密集降水。 这几天微信被炎热天气的各种段子和避暑搞怪图所刷屏。热的正常吗?措手不及吗?其实不然。根据中医运气学说,今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总的天气以燥热为主,雨水相...

夏夜避风如避箭

人们的养生保健,一年中最难调理的就是夏天,而夏天调理的重点是夜间避风,夏夜避风如避箭。 近两天,经历炎热酷暑的人们终于感受到了凉意,晚上睡觉不再“水深火热”了。于是,晚上睡觉时打开窗户,让自然风吹进来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但神经内科专家提醒,夏夜睡觉过分贪凉,容易遭受风邪的侵袭,吹风时间过长,会引...

盛夏高温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护心

高温天气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以散步或者慢跑为宜,不宜做剧烈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完要及时补充水分。 高温天气,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护心,平稳地度过夏天,专家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运动适量 高温天气运动以散步或者慢跑为宜,不宜做剧烈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完要及时补充水分。切忌在烈日和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