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季脑血管病人养生五注意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462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热耗阴津,内风易动,调养不当极易诱发脑血管疾病。

进入夏季,在这个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勃勃。此时恰逢新陈代谢的重要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但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热耗阴津,内风易动,调养不当极易诱发脑血管疾病。专家特别提醒说,脑病患者要学会安然度夏,并掌握如下日常养生中的“五注意”。

注意补充体液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很容易导致体液之不足。对于动脉硬化、血管病变较为严重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的人,其血管条件不好,动脉硬化严重,且多有动脉血管的狭窄甚至闭塞,再加上体液缺少,循环血容量不够,很容易诱发脑部新的血栓。张莉医师通俗地解释说,体液就相当于中医的“津液”,津液对人体具有滋润和濡养的功能,津液渗注于血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灵枢·痈疽》中说:“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因此,夏季要防止脑血管病的复发,适当多补充水分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人说一天要喝七八杯水才够,其实每个人体质不同,喝多少水没有固定的要求。若水分流失多的话,就要多补充些;而汗出明显、且在室外工作的人,则更要多补充水分。

注意补益脾胃

张莉指出,夏季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使脾胃正气亏损,胃肠功能紊乱,在饮食上要注意健脾养胃,以汤、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夏季火热偏盛,在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若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更易蕴生湿热,火热邪气与内生湿热之邪劫耗津液,津亏液耗,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而内风浮动是中风病的主要病因。因而夏季宜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肥甘之品,尤其注意忌烟酒,少吃火锅和烧烤。

注意补养阳气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曾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张莉说,夏季是阳气最蓬勃的季节,气血运行也会相应活跃起来,而阳气充沛、气血旺盛则身体强健,有利于抵御病邪入侵。脑血管病以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因冬春季节寒气偏盛,若是在夏季调养机体,使阳气充溢,体能增强,则可以减少寒冷季节的脑血管病的发生及复发。所以,夏季居住环境不要过于潮湿,不要过多吃冰冻及凉食,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不要在露天及阴冷的地方过夜。夏季一定要注意补养阳气,切忌损伤阳气的不良习惯。

注意调养心神

张莉指出,夏季属火,与心相应,夏季心火易于亢盛,人们容易上火发怒。而怒则气上,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面红目赤甚则昏厥卒倒。如有高血压病史的人,若遇事恼怒,则肝阳暴张,血压迅速升高,甚则出现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神亡”。这就说明,养生之道贵在一个“静”字。夏季脑血管病人更应时时戒躁戒怒,保持神清气和、胸怀宽阔的良好心态。

注意防暑伤津

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性炎热,易损伤阳气、耗气伤津,伤于暑者,往往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张莉解释说,暑邪对脑血管病人的伤害主要是由于它的热性和伤津液,热能动风,津亏则血虚。由此提醒人们,夏季防暑很重要,具体就如上面所说的多饮水、饮食清淡、调养心神。此外,不要在烈日下进行剧烈的户外活动,不能经常熬夜,要保证足够的睡眠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26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夏季脑血管病人养生五注意” 的相关文章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季节多雨潮湿,水汽上升,空气湿度大,加之或因外伤雾露、或因汗出粘衣、或因淋雨涉水、或久居潮湿之地,人体易感受湿邪而引发诸多疾病,长夏养脾的原则是“健脾祛湿”,可从日常饮食起居做起。 中医养生保健特别强调“三因养生”,即“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专家介绍,“因时养生”就是根据不...

祛寒补虚借天力 冬病夏治三伏天

祛寒补虚借天力 冬病夏治三伏天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是根据《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

夏季贪吃冷饮小心患肠胃炎

夏季贪吃冷饮小心患肠胃炎

每到夏季,不少人为了解暑热,贪吃冷饮,这些冰凉的食物大量进入肠胃后,刺激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 每到夏季,不少人为了解暑热,贪吃冷饮,这些冰凉的食物大量进入肠胃后,刺激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严重还会诱发肠易激综合征。另外...

心脏病患者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心脏病患者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大大增加,心衰发生率和心脏病死亡率也会增加。 夏季气温高,想要顺顺利利的度过夏季就要注意防暑降温。 据了解,中暑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

夏季谨防血黏度增高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若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缺水更加严重,可使血黏度增高,促使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因而诱发中风、心梗、心绞痛等疾病。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若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缺水更加严重,可使血黏度增高,促使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因而诱发中风、心梗、心绞痛等疾病。因...

盛夏时节骨病患者勿贪凉

夏季不贪凉是预防各种关节痛的根本。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原本就有肩周炎及腰背痛的人不要直接暴露。 “最近天热,睡了一夜凉席,第二天就开始腰疼、腿麻。”56岁的市民常女士坦言,他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冬春天都没事,没想到大热天却犯了病。专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