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初秋养生从头梳起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471
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紧密相连,自然界的兴衰荣枯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反映自然气候变化,传统养生法非常重视根据其规律安排起居、饮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阴阳调和、颐身养神、祛病延年的效果。

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紧密相连,自然界的兴衰荣枯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反映自然气候变化,传统养生法非常重视根据其规律安排起居、饮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阴阳调和、颐身养神、祛病延年的效果。如今虽已过了立秋,进入处暑节气。可是气候中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进行,比如秋天的燥气正越来越重,人们的日常保健也应该及时对此做出调整,而不是等到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时才开始保健。

初秋用穴位来调理

入秋后,早晚温差大,气候变化无常,一些呼吸道的病毒容易流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度过这个“多事之秋”呢?下面我们就教您一些简单实用的保健方法,让您健健康康迎初秋。

初秋养生从头梳起

中医学说对梳头养生早有研究。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发不白的作用。伟大领袖毛主席也钟爱“梳头”养生。“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一首《水调歌头·游泳》让很多人认识到毛主席游泳养生的方式,但养生专家指出,梳头才是他所钟爱的养生方式。

据《毛泽东遗物的故事》记载,1945年,毛主席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在患病期间,他依然坚持工作,不过,每天的梳头次数大大地增加了。他常用的梳子就摆在办公桌上,伸手可及。卫士们十分体谅他的痛楚,每当他停下工作小憩时,便马上拿起梳子为他梳梳头。毛主席曾跟李银桥说,“银桥,补脑有很多种法子呢。睡上一觉可以补脑,吃红烧肉可以补脑,你每天给我多梳几次头也是补脑噢!”

秋季梳头可以达到润燥祛火的保健作用。此外,头部的许多经穴受到梳子或手指的按摩,能使经络畅达,对于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失眠等可起到缓解作用。

古人对梳子的材质也大有讲究,金、银、玉石、象牙、犀角、玳瑁,以及各种名贵木材都可以做梳子,功效各有不同。《本草纲目》中推荐了有清热凉血解毒功效的黄杨木梳。民间用牛羊角制成梳子,牛羊角去垢而不沾,温润而不挂发,同时牛羊角本来也是具有凉血、息风、镇静作用的中药,还可消炎镇痛,治疗头痛、热毒,也能祛屑护发,治疗失眠。

长夏伤脾胃

长夏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出现食欲不振、口淡无味等症状。而这段时间很多人都喜欢吃大量的凉食冷饮、冰镇啤酒等,更容易伤了脾胃,可能现在没出现什么急性的问题,但到秋天的时候邪气就要宣泄出来了,就会出现腹泻或便秘、咳嗽等问题。

而且,根据中医理论,从立秋到秋分为长夏,这时余暑未消,又因降雨频繁而湿气重,故有秋老虎发威一说。湿重可能导致脾脏受损,所以一定要健脾。

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重要的脏腑,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出都是在脾胃的作用下协同其他脏腑完成的。说到健脾养胃,有两个穴位不得不提,它们就是足三里和阴陵泉。阴陵泉是健脾的主要穴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而足三里归属于胃经,刺激它可以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激发胃部功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10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初秋养生从头梳起” 的相关文章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秋天养好肺 整季不受累

秋天养好肺 整季不受累

立秋过后,气候逐渐干燥,肺脏变得脆弱,大量临床数据发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人体最易失守的防线。 立秋过后,气候逐渐干燥,肺脏变得脆弱,我们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咽痛等现象。大量临床数据发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专家强调,秋季养生,重在“六宜”。 又到一年入秋时。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秋老虎”虽然还在发威,但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大家也应该着眼于秋季的养生安排了。 一年有四季...

初秋养生四指导 有效躲避秋老虎

初秋养生四指导 有效躲避秋老虎

民间流传“秋老虎”即: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而秋季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相通,最易受邪,因此燥又易伤肺。尤其对体质阴虚、气虚者更易受累。 民间流传“秋老虎”即: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主要表现为阳光充足,空气干燥,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总的来说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

三暖防范“新型秋乏”

寒露节气后,气温迅速下降,日照骤然减少,早晚温差骤然增大,气候剧变形成的冷暖差,可致植物神经紊乱,人体生理功能失调,不但会加重秋乏,甚至还会诱发疾病。 一直以来秋乏被认为是机体为补偿炎夏大量消耗而进行自我调整并使生理功能趋于平衡的现象,现代秋乏发生的原因已经大大超出了原来的范围。最主要的原因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