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之饮食养生篇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10

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其具体原则如下。

1.养肺为要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应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等。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参麦团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等。

2.少辛增酸

秋季时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得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季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3.宜多吃粥

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类水果大量成熟,难保人们不贪食过度,这些均会损伤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

4.宜补充健身场

秋季饮食以滋阴润燥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每日中餐和晚餐时进食健身汤,一方面可以渗湿健脾、滋阴防燥,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补营养、强身健体。秋季常食的汤类包括百合冬瓜汤、猪皮番茄汤、山楂排骨汤、鲤鱼山楂汤、鲢鱼头汤、鳝鱼汤、赤豆鲫鱼汤、鸭架豆腐汤、枸杞叶豆腐汤、平菇豆腐汤、平菇鸡蛋场、冬菇紫菜汤等。

5.宜多吃鱼

秋季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

6.秋季养胃

秋季患胃肠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立秋以后,天气虽然清凉,但是苍蝇的活力并不比夏天弱,若吃了被苍蝇污染过的食物,就会因胃肠道感染而发生腹泻;

②秋季,人们的食欲增加,又有大量瓜果上市,一些人因暴食暴饮加重了胃肠负担,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另外,秋季昼夜温差大,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腹部着凉,发生腹泻,如果胃没有养好,一些慢性胃病病人会出现胃病加重的情况。

养胃的主要方法如下。

(1)保暧是首要。秋凉之后,慢性胃炎病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及时添加衣服,夜晚睡觉应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另外,胃病病人“秋凉”一定要适度。不要勉强挨冻而致病。

(2)饮食要合理。胃病病人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3)静养是关键。要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结的剌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影响了胃病的康复。

(4)运动要适度。胃病病人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特点,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95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之饮食养生篇” 的相关文章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多吃水果青菜。另外也可在烧菜煮汤时放些胡椒,都有解除秋乏的效果。 秋天一到,整个人经常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这是脾胃在找你“算账”了。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秋季困乏”,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在夏秋换季时所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机体调节过程,属于身体的自我保护行为。 初秋时节,不少人都会产生莫名的倦意,整天睡眼惺忪打不起精神,甚至有人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其实,这种疲惫、嗜睡的现象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在...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立秋过后,天气虽然炎热,但已是阳降阴生之季。年轻人对季节变化可能不敏感,但年老体虚的人则要注意早晚加减衣服。 阳历8月里包括两个节气:立秋和处暑。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从这天起,气温应该逐渐下降,但事实上,进入立秋后天气还是很热。不仅南方如此,就连北方地区也没有黄叶飘零的现象,只是昼夜温差加大而已。...

秋季养生警惕“秋伤于燥”

“秋伤于燥”多与“肺”脏相应,肺主皮毛,故有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的现象。 近来门诊不少患者普遍反映唇口舌咽干燥,手指甲周围皮肤干燥起皮。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喻嘉言曾在《医门法律》“秋燥论”一篇指出:“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秋分以后之燥,秋伤于燥。”常有言秋分后天气“燥”,而实则霜降前后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