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雨纷纷谨防湿邪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01
一定湿度的空气本是正常空气,也是正常人所需要的。理论上说,“湿”应出现在长夏(夏秋之际)。夏秋之交,天热下降,地湿氤氲熏蒸,水汽上腾,到处充斥着潮湿。我国许多地区清明节前后湿气来得非常重,需要提防湿气致病。

专家说,过于干燥的空气对人体有害,相对地,过于潮湿的空气也让人体由内到外都有不适反应。

一定湿度的空气本是正常空气,也是正常人所需要的。理论上说,“湿”应出现在长夏(夏秋之际)。夏秋之交,天热下降,地湿氤氲熏蒸,水汽上腾,到处充斥着潮湿。我国许多地区清明节前后湿气来得非常重,需要提防湿气致病。

一些脾虚、阳气不足的人容易受湿气侵犯,成为“湿邪”。湿气会犯脾胃,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还会腹泻。

注意以下6点能减少湿侵人体导致的不适。

1、不要久居潮湿之地.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劳作。

2、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进行通风。

3、注意室内的抽风和抽湿。

4、即使衣服难干也不要勉强穿不干的衣服。

5、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外排。

6、天气好时要多出外晒太阳,适当运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793.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雨纷纷谨防湿邪” 的相关文章

“春捂”养生该怎么捂?

“春捂”养生该怎么捂?

捂春的意思是春季着装要注意保暖,不要太快脱掉棉衣,减衣物强调递减。春捂应该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春天已悄然开始,气温逐渐回暖,爱美的邻家姑娘小玲便脱掉了厚厚的冬装,换上了美美的春装,这个时候就听到小玲的奶奶不断唠叨:“哎呀,要捂春晾秋啊,不听话到老了会生病的。”每到春...

春季“春捂”养生有技巧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养生民谚。古今养生十分强调“春捂”。可“捂”也不能盲目,要讲求方式方法,否则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可能致病。 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小夏早早脱去了冬装,而且还露着脚踝。最近几天,小常总感觉踝关节疼痛、麻木发冷,又酸又胀,皮肤颜色呈青紫色,于是来到医院就诊。经检查...

春天饮食“三多三少”

多吃甜: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如大枣、山药等。 多吃甜: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如大枣、山药等。 多喝水:...

立春养生要点谈

立春后,阳气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气也开始显现,导致肝火旺盛,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色斑等症状。加上春季天气转暖,人体水分大量流失,天气又阴晴不定,通过饮食养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立春后,阳气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气也开始显现,导致肝火旺盛,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

春季四款营养食谱推荐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而且钙质也容易流失,人们多有腿酸背痛的症状,因此,在春季要多食用蛋白质含量,钙含量高的食物,做好饮食工作,为养生打好良好的基础。 豆腐炒菠菜: 豆腐是素菜中的荤菜,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而且豆腐所含有的维生素和蛋白质适合人体吸收,豆腐由大豆制成,有生发的作用,适合春天食用。菠菜...

春天的养肝之道

肝禀风木,主掉眩。春天风气主令,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善行数变,春季多发的传染病,往往与感受虚邪贼风有关,故当严加防范。尤其是“肝常有余”的小儿,患传染病后,风邪极易入里化热,出现惊厥、抽搐等肝风内动的表现,更应警惕。 春天养生重在养肝,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肝禀风木,主掉眩。春天风气主令,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