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捂”养生 也要因人因时而异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27
在这期间,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虽然立春代表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

在这期间,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当然,“捂”会依各人体质而有所不同,老人、小孩或体质偏寒者可多捂几天,而体热的人则可以少捂几天。具体标准可以综合考虑气温和个人感觉两方面。

首先看温度。通常来说,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

其次凭感觉。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捂”着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摄氏度也不必急着脱衣;如果感觉“捂”了身体会出汗,就不妨早点换装,否则,“捂”出了汗,万一再被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昼夜温差也是判断“捂”不“捂”的标准之一。专家提醒,早春时节,应该 多多 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一两天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身体免受冷空气突至的刺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当天气预报预告昼夜温差超过7—10摄氏度时,就该小心防寒了。

此外,专家表示,春捂要特别重视对头、脚、颈、手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围巾、口罩,脱掉厚袜及手套,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疾病入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79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捂”养生 也要因人因时而异” 的相关文章

春暖花开之际如何远离咳喘

春暖花开时节要注意防春风,适当添加衣物,尽量选择防风材质衣物,重点保护颈部,久病体弱之人、婴幼儿及孕妇,最好穿件高领或圆领纯棉透气性较好的衣物,顾护好颈部及胸背部,以防风寒邪气入侵,避免因感冒而诱发哮喘。 常先生54岁,患支气管哮喘6年,平时坚持使用吸入药物控制,前两年控制得非常好,但4年前开始...

踏春采摘 小心野菜中毒

踏春采摘 小心野菜中毒

专家介绍,生活中的大多数野菜都是药食同源,它既是中药,又是蔬菜,所以每一种野菜都有不同的功效,对不同的人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不同的野菜食用。 阳春三月正是一年里吃野菜的好时候。野菜虽可口,但并不是什么野菜都可以吃。不认识的野菜一定不要采食,小心引发中毒。 在农贸市场专卖野菜的商摊前...

春季为何易得流行性传染病?

春季雨水增多,万物萌动,阳生阴长,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动,加上风邪活跃起来,免疫力低的人容易得“温病”。 春季容易发生流行性传染病,比如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非典型肺炎等。这类传染病就是中医学中的“温病”。春季雨水增多,万物萌动,阳生阴长,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动,加上风邪活跃起来,免疫力低的人容...

春季养生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古人特别重视节气养生,尤其注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季养生,那么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春季应该注意哪些养生要点? 古人特别重视节气养生,尤其注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季养生,那么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春季应该注意哪些养生要点? 忌伤肝 也许你觉得温暖的春季好像什么都该保养一下,但是总得有个先后顺序吧,专...

春光明媚踏青去,注意防虫防过敏

春季过敏性疾病与风邪有很大的关系。风邪侵袭人体,邪气与正气搏击于皮肤表面,可引起风疹、瘾疹,令皮肤瘙痒难耐。过敏体质人士要学会适时避风,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 春季踏青,户外空气中经常弥漫着花粉,过敏原增多,加上潮湿的天气很容易滋生细菌,就导致那些敏感性体质的人群容易过敏,出现打喷嚏、咳嗽、...

调理睡眠 赶走春困

中医学认为久卧伤气,易造成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僵硬不舒,新陈代谢能力下降,身体亏损虚弱。春季养生必须顺从人体的自然变化规律,遵守春季的养生原则。 春季,人易犯困。这是由于季节变化所引发的一种生理现象。此时,调整好睡眠,对春季养生极为重要。 1.春季不宜久睡 中医学认为久卧伤气,易造成气血运行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