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成人低烧自我处理方法有哪些,可以用温水擦拭腹股沟/腋窝等部位

生活百科2年前 (2023-09-03)养生文化41

成人低烧自我处理方法有哪些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怎么解决,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成人低烧自我处理方法有哪些,温水擦拭/退热贴/泡脚等5种方法,成人低烧自我处理方法有哪些,温水擦拭/退热贴/泡脚等5种方法详解吧。

37度左右是低烧。对于低烧,往往可以采取物理降温。达到38.5度就要吃退烧药。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很多。成人低烧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可以用温水擦拭腹股沟、腋窝等部位,注意喝温水和休息,也可以在额头贴退热贴或用热水泡脚。

低烧自我治疗法

1。用温水擦拭。

对于低烧的情况,可以采用物理降温。首先要注意多休息。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温水擦拭,还有颈部、腋下、肘部和腹股沟。用温水擦拭可以降低体温。基于水分蒸发的原理,擦拭时间不宜过长。擦完后要注意及时更换衣服,以免着凉。

2、多喝温水

生病期间,我们应该多喝水。水可以促进我们的新陈代谢,补充流失的水分,排尿时还可以散热。每天的饮用量可以在1.5到2升之间。多喝水也是避免水中毒的必要措施。虽然喝水会导致厕所多,但是大家还是要注意不要感冒。

3、退热贴

成人低烧有哪些自我治疗方法?对于体温37℃-38℃的患者,可以使用退热贴,成人也可以使用相应的退热贴,这也是一种物理降温的方式,但是当我们把它们贴在皮肤上时,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毕竟它们的成分都是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

4.浸泡热脚

有低烧的时候也可以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泡脚的时候可以保持身体的温暖和排汗,有利于退烧降温。泡脚后注意及时擦干,以免着凉。

5、酒精擦拭

低烧患者可以用酒精降温,也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散热。酒精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擦身体的话,不要擦心前区、腹部、后颈、足心。酒精不能全身使用,但是可以擦额头、腋窝、手腕、脚踝。应将100毫升75%的酒精稀释,并添加至约27℃至37℃。一般温度低的时候,用温水擦拭即可。

如果出现低烧,成人可以自行治疗。成人低烧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上面说了五种方法,其中酒精擦拭可能有刺激性,慎用。如果体温持续升高,出现高热,必要时服用退烧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7729.html

分享给朋友:

“成人低烧自我处理方法有哪些,可以用温水擦拭腹股沟/腋窝等部位” 的相关文章

起居养生三大秘诀

作为长寿之乡,广西巴马的百岁老人一点不稀罕,八九十岁的老人随处可见。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当地的水土等因素外,他们有三个不容忽视的长寿因素:心态平和、保持适当强度的体力劳动、家庭和睦。 作为长寿之乡,广西巴马的百岁老人一点不稀罕,八九十岁的老人随处可见。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当地的水土等因素外...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正确的养生方法对人体健康有利,但是在养生的过程中,要先区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对人体健康不利,才能防止错误养生习惯带来影响。很多人在养生的过程中陷入误区,无形中也会偷走健康,久而久之反而达不到维持健康的目的。那么,哪些错误的养生方法不能够尝试呢?    1、每顿饭吃很饱  养生是很多人追求...

年轻人养生 规律生活挺重要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世界保健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世界公众对保健领域的认识,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如今,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健康。海河医院营养科主任宁华英、天津专业健身教练王爱斌提醒,年轻人应该正确养生,保持健康体魄。  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

养生新研究层出不穷,别盲目轻信

  “中国人多吃米饭不会增加升血糖的风险。”日前,某国际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国内营养学界引发热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则公开发表文章质疑该说法。  近年来,健康养生领域类的新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果”是由国外知名学府和机构发布的。但是,在国内权威专家看来,这些新观点尚待进一步检验。  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