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小儿腹泻高发年龄在几岁

生活百科2年前 (2023-08-19)养生文化58

小儿腹泻是多发病,由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那么小儿腹泻高发年龄在几岁呢?

小儿腹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由于儿童的胃肠道发育、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均未成熟,调节技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因此他们极易发生腹泻。2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以病毒性腹泻为主,而2岁以上的儿童则更多地呈现为细菌性腹泻。

从病因上看,通常小儿腹泻分为两大类: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因素包括细菌引起的腹泻,如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志贺菌等;还有病毒引起的腹泻,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甲肝病毒等;另外寄生虫(如阿米巴、隐孢子虫等)、真菌(念珠菌、曲菌等)也会引起腹泻。

而引起非感染性腹泻大多是因为小儿饮食不当,如吃得太多、太油、太冷;受到了不良刺激,如受凉、过热、受惊吓等;吃了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而引起的。另外,气温变化大的季节,忽冷忽热,一旦引起感冒或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常说的秋季腹泻跟季节性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为了预防小儿腹泻,要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凡变质的食物均不可喂养小儿,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母乳是六个月以内婴儿最适宜的食物,应大力提倡小婴儿按需喂养。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

小儿在添加辅助食物时必须注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使婴儿有个适应过程;从稀到稠,先喝米汤,渐渐过渡到稀饭、软饭;从细到粗,如加水果时,开始喂果汁,尔后吃果泥。五个月试加鸡蛋黄、鱼泥、嫩豆腐;七个月以后可添加富有营养、适合其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鱼、肉末、青菜、饼干等,逐渐为断奶做些必要准备,但应避免在夏天断奶。在逐渐添加食物时,最好先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食物,不要同时添加几种如遇小儿生病应暂时不加另一种食物。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小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772.html

分享给朋友:

“小儿腹泻高发年龄在几岁” 的相关文章

月缺月圆说养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月球引潮力与地磁场对人体干扰较大,会影响体内激素、电觧质平衡,导致生理、心理上的各种变化,使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态。 两千多年前,中医就认识到人与天地相应,与日月相参,月亮盈亏运动变化会影响到人的气血、经络之气的盛衰。《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

欲必不穷于物 物必不屈于欲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

养生与中国文化

自两干多年前开始,历代有众多医家、儒家、道家、佛家对养生之道作过详细而深刻的论述,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中国养生理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和保健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健康高于财富,健康创造未来,已成为今天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时尚新概念。中国五千年的养生保健文化,是勤劳智慧的中国...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