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一切病皆生于心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468
如果心神安泰广,哪里会得病呢?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农夫头顶烈日去耕种庄稼,但他们并没有中暑吗?那是因为他们都习惯了在烈日下耕种,也就忘了酷暑的天气。

“一切病皆生于心。”

——语出明朝王文禄《医先》

释文:如果心神安泰广,哪里会得病呢?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农夫头顶烈日去耕种庄稼,但他们并没有中暑吗?那是因为他们都习惯了在烈日下耕种,也就忘了酷暑的天气。而有些人看到炎炎烈日,就觉得心里烦躁,怕热,可能不是酷暑天气他也会害暑病。这就是农民遇暑心里平静接受,甚至忘记暑季的存在,而有些人虽未遇暑而心动,只要心动即火起,火起则平和自然的心态被打破,正气受损,外邪就乘虚而入了。

所以说养生是以忘记外在环境的变化为重点。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感,是影响心境的因素,如果七情不扰则心态平和,就是正气充足,那么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外来邪气就不会侵害我们的身体。心中清虚恬静,过平淡规律的生活,怎么会生病呢?心境不变,不为七情所动,而能忘掉外在环境的变化,也就忘日忘年,寿比天地而不老了,形体怎能衰朽呢?可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人们都不肯照着去做,每天在自己伤害自己的生命机能,加上欲望像烈火一样炎热,每天都在暗暗地、一点点地消损健康,不知不觉中,积累得久了,损害也就大了,这并不是因为先天得禀赋厚薄不同而寿命长短不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6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一切病皆生于心” 的相关文章

视觉污染危害健康却无形

一谈到养生保健,防止污染伤害健康,人们首先会想到污染的空气、肮脏的水源、杂乱的声音和可怕的辐射,但很少会想到视觉环境的污染。 苏轼与高僧慧觉禅师谈佛论经,望窗外修竹感慨不已,草成一首《於潜僧绿筠轩》。诗中有“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除了赞颂竹之高洁与虚心,做人当效仿之外,是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

6道简易茶保安康

盐 茶茶叶3克,食盐1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每日分服4~6次,可明目消炎、化痰降火,适于感冒咳嗽、目赤肿痛、牙痛等。 盐 茶茶叶3克,食盐1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每日分服4~6次,可明目消炎、化痰降火,适于感冒咳嗽、目赤肿痛、牙痛等。姜 茶茶叶5克,生姜10片,共煎汁,饭后饮用。有发汗...

金元四家对养生学的主要贡献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1. 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气 刘氏的学术思想的基础是以人体阴虚阳亢立论,所以强调“六气皆丛火化”,主张寒凉泻火。养生强调气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他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知形者生之舍也,气之生者元也...

《周易》与养生

《周易》养生思想的核心—— 人生知变、应变、适变三大生存法则。 一.《周易》是一部什么书?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关于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中国自然哲学典籍,阐明自然宇宙之理,人生之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开山著作。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被列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称为中华第一经...

先秦时期的养生思想

先秦诸子在探讨自然规律及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先秦时期指夏代(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 一.时代特点: 夏、商、西周,奴隶制得到较大发展,青铜器工具的运用,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一个...

4个坚持多年的养生习惯,实则却是“找病”

4个坚持多年的养生习惯,实则却是“找病”

  现在很多人都注意到养生的重要性,平时会通过各种养生方式来促进健康。不过在养生的过程中有一些误区需要避开。有些人单纯认为的养生方法并不科学,如果坚持一些错的养生行为,可能还会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甚至引发某些疾病。那么,哪些养生的错误方法可能会导致疾病出现呢?    哪些养生误区可能会导致疾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