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健康养生知识汇总

生活百科2年前 (2023-08-11)养生文化86

健康养生知识汇总2023

养生,顾名思义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通过保健方法、方式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而延年益寿的活动。也可以说是未病先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养生知识汇总,欢迎参考~

早餐尽量清淡

早餐过于油腻会造成胃肠的负担,而且还会导致高血脂。如果实在抵挡不住诱惑,一周一次也未尝不可。早餐还是比较适合清淡但营养全面的饮食,尽量少摄入油炸类食品。有的人早餐喜欢吃油条,其实未必不可,但一次不要吃太多,并尽量一周只食用一次。

早餐是一天活力的泉源,太油、太甜、太咸的食物,吃了容易让人感到昏昏欲睡,所以在选择上,烧饼油条偶而换上馒头夹蛋,地瓜粥也可以取代薯条,来杯牛奶、优酪乳胜过奶昔,清粥宜配青菜少酱瓜,身体负担减少了,一天的开始更有朝气。

冬病夏治

如果夏天不注意养生,就会“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天有很多伤害阳气的行为,如大量的冷饮、过度使用空调、电扇等,这些行为的初衷可能是为了避暑,抑制阳气过度升发,但是,没有把握好度,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进而出现各种寒性疾病,如胃痛、痛经、哮喘、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相同的道理,夏天养生能够对冬天疾病的发作起到很好地预防作用。一到三伏天,我们医院的穴位贴敷就开始了。这就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三伏贴的成分各个医院用药的成分会有差异,但主要就是一些温热性质的药物,如细辛、白芥子等,主要就是针对一些寒性疾病,像过敏性鼻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甚至是心血管疾病等。效果还是不错的。

夏练三伏: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说明夏天的运动锻炼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夏季经常参加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增强心脏功能、肺活量、消化功能。这也是夏养阳气的一种体现。夏天气候炎热,对人体消耗较大,若长时间在阳光下锻炼可能引起中暑,所以,只有安排合理才能收到好的健身效果。首先运动的时间安排合理,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锻炼,清晨起来到公园、河岸、湖边、庭院等空气新鲜处迎着朝阳,选择合适的项目锻炼。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晚饭之后,到户外悠闲地散散步,对身体大有好处。在假日或合适的时间去江河湖海去进行游泳锻炼,最益于调节情志,恢复疲劳,增进健康。其次,夏日锻炼要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在阳光下锻炼时,要戴上白色遮阳帽或草帽,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锻炼时穿的衣服以松软、宽大、色浅、便于身体散热的样式为好。室内锻炼要敞开门窗,使空气流通。露天室外锻炼,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些盐开水,不要喝大量的凉开水;如果运动之后满身大汗,不要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浴,这样容易感冒或引起风寒痹痛、关节疼痛不利。最好洗热水澡,既可消除疲劳,又使人感到格外舒服。总之,夏天锻炼的运动最要适度,不要过度疲劳。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胃炎、甲状腺机能亢进、肥胖病病人及年老体弱者,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温的环境下锻炼。

别在疲劳时喝咖啡、抽烟

尽量不要在身体特别疲劳时喝咖啡或抽烟来提神,否则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心悸、心慌就是严重的症状表现。尤其不要在疲劳时既喝咖啡又抽烟,否则不仅对身体的伤害是翻倍的,咖啡的独特香味和成分还会加重你对香烟的渴望!

一定要用温水洗脸

一定要用温水洗脸,千万别图省事用凉水,否则毛孔受到刺激突然收缩,其中的油污就不能被及时清除,会导致粉刺。也不要用太热的水,否则面部皮肤迅速扩张,之后就容易早生皱纹。男性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仅要承担工作中的压力,也要撑起家里的一片天,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男性更要注意健康养生,小编将要分享男性日常生活养生小常识,当你疲劳时习惯性喝咖啡提神,其实有害身体健康。

7点到8点吃早餐

医学研究证明,7点到8点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

早餐与中餐以间隔4—5小时左右为好。如果早餐较早,那么数量应该相应增加或者将午餐相应提前。

下面,我们特别为你准备了符合以上原则的几款早餐食谱,希望你也能享受到吃早餐的快乐与满足。

一杯牛奶,两片蜂蜜烤吐司,两块煎培根,再加两个5分钟煎蛋……这样的一份早餐,既提供了一日所需的蛋白质,又可提供充分的钙质,营养全面。当然,如果想减肥的话,可以将培根换成水果。

长夏健脾

一般来说,我们都说春夏秋冬四季,但是我们中医讲五脏对应五时,就多了一个“长夏”季节,长夏是指立秋到秋分这个阶段,其实是夏秋交接的阶段,这个时候,湿气比较重,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指出“长夏防湿”。长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湿热,闷热的天气,像蒸桑拿一样。由于气候特别炎热、日子比较难熬,再由于白昼确实较长,夜晚较短,因此名谓“长夏”,又称“苦夏”。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曰:“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足太阴为脾经,足阳明即胃经,故在此季节,很容易得脾胃消化道疾病。长夏应该注意祛脾湿,“长夏应脾而变化”。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湿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拧干的衣服,很沉重的感觉。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腹胀、纳差、腹泻,甚至水肿等。尤其是婴幼儿和平素脾胃虚弱的人。

食疗的话可以用一些健脾祛湿、清热和中的药物食物,如山药、薏苡仁、赤小豆、莲子、大枣、冬瓜、鲫鱼等,自己熬粥服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465.html

分享给朋友:

“健康养生知识汇总” 的相关文章

中秋白露听琴赏月

秋季天气特点多风少雨、气候干燥。中医认为秋季是由热转寒,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过渡时期。初秋,盛夏余炎未消,气温仍然较高,故有“秋老虎”的说法。 今年中秋、白露恰逢一天。正如白露的名称,从这天起寒气渐盛,空气中的水气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农历言:“斗指癸为白...

唾液里蕴藏的养生

方法是:闲暇之时,闭目端坐片刻,静心地用舌头绕触口齿,或兼之叩齿,待口内唾液聚满,再鼓漱几遍,后方徐徐咽下,并用意念送达“丹田”(脐下三寸)。 中医认为,口津属“阴津”,“存得一分阴津,则存得一分生命”。古籍《保生要录》载:“常以舌柱口齿,聚清津而咽之,润五脏,悦肌肤,令人长寿不老。”咽津养生术...

看《冷庐医话》保生篇 学道教养生术

清代浙江桐乡县医家陆以湉幼年攻读四书五经,多闻博识,道光年间进士,弟弟及孩子生病误治不幸离世后,他专心钻研医道,医术精湛。 清代浙江桐乡县医家陆以湉幼年攻读四书五经,多闻博识,道光年间进士,弟弟及孩子生病误治不幸离世后,他专心钻研医道,医术精湛。所撰《冷庐医话》为后世称道,书中不少观点至今仍发人...

忍默平直养生四印

“山谷四印云: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我肱三折得此医,自觉两瞳生光辉。团蒲日静鸟吟诗,炉熏一炷试观之。” “山谷四印云: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我...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论

《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养护生命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四时养生、情志调摄、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按摩导引养生等等,内容相当丰富。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渊薮,其主要著作者为黄帝的医药顾问岐伯以及岐伯学派的弟子们。《黄帝内经》全书162篇中有40多篇的内容涉及研究人体生命的变化规律,探讨衰老的机理,寻找增...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