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十二时辰养生法介绍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3-07)养生文化66

十二时辰养生法介绍  十二时辰养生法 第1张

1、卯时(5:00至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2、辰时(7:00至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月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3、巳时(9:00至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4、午时(11:00至13: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滑腻,然后午休。5、未时(13:00至15: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6、申时(15:00至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7、酉时(17:00至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8、戌时(19:00至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9、亥子(21:00至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10、丑寅(1:00至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312.html

分享给朋友:

“十二时辰养生法介绍” 的相关文章

快乐胜于良药

比较而言,被称为“医家之宗,奉生之始”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通过五行规律,将角徵宫商羽、呼笑歌哭呻等音乐和声音纳入五脏系统,详细阐释了音乐对人体的作用机理。 音乐对人体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能舒畅情志、调理脏腑、通行血脉,就如《史记·乐书》中说:“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简而...

中医养生:视 卧 立 坐 行“五不久”

人的一举一动,都要消耗气血精神,同时也起调和气血的作用。老年人如果站立长久不动,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部分组织细胞营养失调。 一、不久立,“久立伤骨”。人的一举一动,都要消耗气血精神,同时也起调和气血的作用。老年人如果站立长久不动,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部分组织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发生下肢静...

根据体质品晨茶

绿茶沏三遍,茶汁已尽。比较讲究的好茶者,绿茶沏两遍;特别讲究者绿茶只沏一遍,是狭义上的品茶。绿茶沏三遍后,再沏颜色渐黄,茶多酚已有变化。红茶、花茶等,只要茶味尚浓,可沏三壶以上。 饮第一壶茶为“品茶”。茶被热水沏过,挥发油的香气蒸发于杯面,水入口中,香入鼻中,令人心醉。观赏茶于色、香、味为一体,表...

《内经》对养生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的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的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中医养...

《周易》与养生

《周易》养生思想的核心—— 人生知变、应变、适变三大生存法则。 一.《周易》是一部什么书?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关于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中国自然哲学典籍,阐明自然宇宙之理,人生之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开山著作。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被列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称为中华第一经...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