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风百病长 预防六大疾病要记牢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13
2~4月是一年中最易生病的3个月,春风使百病疯长,风邪多从人体的皮毛而入,春风吹来了鲜花和绿芽,也吹来了病菌和病毒。

百草复苏,百病易发,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注意保健,切勿轻心,懂得关键,百病不侵。

2~4月是一年中最易生病的3个月,春风使百病疯长,风邪多从人体的皮毛而入,春风吹来了鲜花和绿芽,也吹来了病菌和病毒。

六大疾病,春天防住有诀窍

所谓“风动百病”,风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如何防住春疾病,避免小病引发大病?

虽然说病毒可怕,但是病毒在刚刚复苏的时候还是很容易防住的,主要是我们得找到这些疾病的关键点、死穴、狠狠的按下去,就不怕得这些传染病、旧病复发啦!

1、旧病防复发旧病如纸虎,就怕一个捂

春季是气温、气压、气流等气象要素变化最为无常的季节,因此常引起许多旧病旧伤的复发。

中老年人身上难免有些小病痛:心血管病、关节炎、呼吸系统、肾炎等问题。

这几种旧病都是与温度的突变有关,我们应注意保暖、补水,稳定情绪,可以食疗保养,不需要特意私自加量吃药。

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

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有句俗语叫“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只有做好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身体一暖,百病皆散~

2、肝脏防传染,直接阻断与病毒接触源

春季传染病里面,肝病、结核病最可怕。

甲型肝炎:凡出现发热,吃不下饭,感到恶心、呕吐、乏力、面黄、小便像浓茶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检查是不是甲肝。

结核病:随着阳气上升,体内阴、阳失衡,机体免疫力下降,结核菌可能乘虚而入。

阻断与病毒接触源

防住肝病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在街头乱吃东西,注意个人卫生,出门进家后洗手,阻断自己与病毒的接触途径方可高枕无忧~

3、春游防风疹奇花异草远远观,进屋洗脸保健康

此病多发热,体温不太高,1~2天后面部、颈部皮肤出现淡红色疹子,在24小时内迅速蔓延至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无疹子。确诊的病人应隔离治疗。

出外踏青免不了亲近花草,其实不少奇异的花草,尽管观赏价值很高,但往往具有较强的毒性,若盲目接触或采摘,有引起中毒的危险。如:色彩艳丽的一品红,全株有毒,白色乳汁能刺激皮肤引起红肿;万年青汁液有毒,一旦触及皮肤奇氧难忍,若儿童误咬了它,可致口腔、咽喉、食道、胃肠黏膜等部位灼伤,甚至损害声带,故有哑巴草之称;燕子掌叶形美观,常青翠绿,但含有大戟脂素,其枝叶流出的液体溅入眼睛,可导致失明;丁香、牡丹浓郁芬芳,若长期嗅闻会使精神萎靡、乏力气喘。

奇花远远观,洗脸保健康

有毒副作用的花卉还有仙人掌、龟背竹、青紫木、曼佗罗、光棍树、霸王鞭、珊瑚花、马蹄莲、报春花等。

为防花毒及过敏,外出时最好戴上太阳镜,并随身携带抗过敏药,走到花丛里的时候要穿长衣长裤,看看花草即可,不要脸凑上去。

4、幼儿防流脑阳光照射一分钟灭菌

春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喜欢找孩子们了,发现突然高热、头痛、喷射击状呕吐、惊厥和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征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虽然病症可怕,但预防极其简单。

晒上一分钟,病菌去无踪

流脑的发病高峰季节为2~4月份,空气流通不畅、居住拥挤、劳累致使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乘虚而入使人患病。

流脑的病原体最怕紫外线,阳光一分钟即可灭菌,所以预防流脑最好的办法是,常晒衣被、每天常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颜面防生癣

春暖花开,杨柳吐絮万物复苏,微生物、花粉、杨柳絮等致敏原容易使过敏性体质者产生变态反应,由此罹患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

一旦出现脸癣,应在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下,外用硅霜、2%的苯海拉明及单纯无刺激的香霜等,忌口辛辣、刺激物。

6、灭鼠防出血热灭四害、观察情况

春天万物复苏,其中就包括老鼠、蟑螂等四害。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以老鼠为主要宿主的体液传播流行性疾病,虽然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但是致死的几率很大。

灭四害、观察情况

如果突然畏寒,继之高热、面红、胸肩部红,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和皮肤出血点的病人,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痛失抢救良机。

春天这个季节的特点,注定我们要做一个会吃、会玩的人。除了上面对应的防病防法,还有两个通用的,我国古代医辑《千金方》中记旅:“春时宜食粥”。

推荐2个粥方,如能春季常食之,定可在防病和保健上加一层保险!

紫苏粥:抑制流感病毒

体弱、初生儿特适用

原料

紫苏叶6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用水淘洗干净,沙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紫苏叶,煮沸l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然后另行烧水,加入梗米煮粥。待粥熟时,再加入紫苏叶液和红糖,搅匀即成。此粥略甜。

紫苏叶能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发汗,其滤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苏叶与梗米同煮,有和胃、散寒、解表作用。

用于体弱者或初生婴儿,对于偶感风寒易患感胃者有效。风热感冒,体实或咽喉肿痛者不宜食用。

地黄粥:回阳通脉、温中祛寒

材料

鲜生地、陈仓米各适量。

制作

将鲜生地捣烂,取汁150毫升,兑入陈仓米煮成的粥内,搅拌和匀,即可食用。如在粥中加花椒、姜则有温中祛寒、回阳通脉之效。

适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的人,方中生地滋阴养血,且能清虚火。陈仓米护胃,生津化液。故本方可作为阴虚火旺患者养护之品。

另外,虽然强调春捂,但是我们要抓住这个阳气回升的几个月,多参加户外体力活动, 包括各种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增强机体免疫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2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风百病长 预防六大疾病要记牢” 的相关文章

春季为何易得流行性传染病?

春季雨水增多,万物萌动,阳生阴长,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动,加上风邪活跃起来,免疫力低的人容易得“温病”。 春季容易发生流行性传染病,比如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非典型肺炎等。这类传染病就是中医学中的“温病”。春季雨水增多,万物萌动,阳生阴长,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动,加上风邪活跃起来,免疫力低的人容...

春天养肝好时机 肝病患者四提示

春天养肝好时机 肝病患者四提示

春天是万物生长、推陈出新的季节。春季养肝顺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使生命活动充满勃勃生机,利于阳气的生发。 春天是万物生长、推陈出新的季节。春季养肝顺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使生命活动充满勃勃生机,利于阳气的生发。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把我们带进气象更新、万物复苏的...

春季养生如何防治“上火”

春季肝气当令,是肝气最足、肝火最旺的时候。肝主情志,养肝不当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导致情绪急躁、肝火旺盛,造成口干口苦、目赤肿痛、眩晕等症状。 春为一年之始,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阳气长而阴气消,此时若不注意,很容易“上火”。 春季“上火”原因多 春季“上火”的原因很多,但总体来说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春困的成因及如何调理

中医认为,春困源于春季空气的湿度增加,引起身体“湿重”。人的脾脏主身体“运化”,春天潮气大、气压低,会削弱脾脏的功能,使身体里的湿气无法排出,因而让人感到困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季气温日渐回升,人有时会感到疲乏、头晕欲睡、哈欠连天没精神。专家介绍,这些症状都是春困的表现。尽管春困不...

早春防病养生五大招

中医养生防病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注意万物始生和气候多变特点,通过适当地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健康养生的目的。 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早春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活跃,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中医养生防病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注意万物...

《黄帝内经》中春季养生论

《黄帝内经》认为养生保健比病后治疗更为重要,故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提倡“天人相应”的养生观,春季养生应该顺应春季阴阳的变换,正如《灵枢·本神论》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