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生活百科3年前 (2021-12-16)秋季养生116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10月8日22时6分

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寒露”

寒露。至此夜始长,昼始短。

九月节露凝结,芰荷为衣,目送秋杪。

木樨香陨,菊华寒露浓重。

芙蓉冷,玉梨落,

梧叶飘黃,秋水渐老。

寒寒树栖鸦,露露水中花。

浅井泛皎月,静秋知天涯。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1张

寒露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如俗语所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2张

寒 露 | 三 候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3张

一候 · 鸿雁来宾 | 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4张

二候 · 雀入大水为蛤 | 后五日“雀入大水为蛤”,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5张

三候 · 菊有黄华 | 再五日,“菊有黄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寒露可谓是气温骤降的节点,

寒露后露水快要凝结成霜!

真正的寒冷到了!

寒 露 | 习 俗

登高 |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6张

吃花糕 |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7张

秋钓边 | 因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太阳已晒不透深水处,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寒 露 | 养 生

注意足部保暖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脚部受凉直接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除了注意足部保暖,还可在闲暇时间,踮起脚尖站立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再用热水泡脚,可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8张

早睡早起防血栓

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古人云:“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我们应根据季节调整作息。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9张

避免剧烈运动养精蓄锐

此时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干咳少痰,甚至会有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现象,所以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过度劳累。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10张

注意精神调养

由于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容易引起凄凉之感,让人情绪不稳。保持良好的心态,需注意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最后来欣赏一下

古人眼中的“寒露”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11张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池 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木芙蓉

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更漏子·绿窗寒

毛滂

绿窗寒,清漏短。

帐底沈香火暖。

残烛暗,小屏弯。云峰遮梦还。

那些愁,推不去。

分付一檐寒雨。

檐外竹,试秋声。空庭鹤唤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180.html

分享给朋友:

“今日寒露!昼始短,夜始长,养生需注意这三点” 的相关文章

夏秋之交养生要十分注意“三重”

夏秋之交养生要十分注意“三重”

经过天气炎热的夏季,进入秋季之后,天气迅速由炎热转为干燥,人体也到了“夏秋之交”的分水岭。饮食及生活习惯,大家该怎样去调整,才能防止疾病的趁虚而入? 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特点。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就应该顺应不同的节气,调整自己,该宣发的时候宣发,该收敛的时候收敛,做到与天地相应...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贴秋膘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

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对于超重、肥胖的人切忌贴秋膘;对于体重偏低的,特别是属于低体重的,可以适当“贴秋膘”。 夏天炎热的气候,人们往往食欲不振,很少吃肉。进入深秋,日渐寒冷的天气让人们食欲大增,于是在秋天开始变本加厉吃,蔬菜、水果已经满足不了突如其来的胃口,大口吃肉就变成了秋天...

秋季昼夜温差大 警惕“缠腰龙”缠上身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该病与抵抗力下降有关,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该病毒常在人们感冒、劳累等机体抵抗力差的时候乘虚而入,患病者明显增多。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因为该病在皮肤上表现为带状的红斑和成群的水疱,很有特征,故得此名。...

三暖防范“新型秋乏”

寒露节气后,气温迅速下降,日照骤然减少,早晚温差骤然增大,气候剧变形成的冷暖差,可致植物神经紊乱,人体生理功能失调,不但会加重秋乏,甚至还会诱发疾病。 一直以来秋乏被认为是机体为补偿炎夏大量消耗而进行自我调整并使生理功能趋于平衡的现象,现代秋乏发生的原因已经大大超出了原来的范围。最主要的原因是人...

秋季养阴防燥三大措施

秋季养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饮食、体育锻炼、心理调节等来调理身体。 连日的秋雨落下,气温逐渐降低。秋意来临,人们的身体好像还没适应季节的转变,要闹一下“情绪”,一些胃肠疾病开始悄悄“找上门”来。专家指出,秋季养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饮食、体育锻炼、心理调节等来调理身体。 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