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道家养生七大细节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9)养生文化99

凝神定气,物我两忘。——养生的真谛。而道家养生则注重细节,如果细节没做到位,不仅不能养生,还会练出一身病。

1.不要着凉,及时保暖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之后,会发热出汗,如果突然受凉,容易生病。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对着凉的理解有些偏差。比如运动后,用温水洗手,虽然当然是温水,但是水汽会随着毛孔进去体内,这也算着凉。摸到的一切凉的东西都会着凉。虽然不会直接生病,但是寒气多了,就会形成体内湿气,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瞌睡多,睡不醒的情况。所以出汗后,不要脱衣服,而是穿上衣服,保暖为先。

道家养生七大细节  道家养生 第1张

2.喝水

大家都知道运动后要补水,但如果马上大量饮水,尤其是大量喝水,不仅不能起到补水作用,还会增加身体的复核,反而得不偿失。尤其是剧烈运动后,大量饮水,水和电解质会失衡,有人会觉得头晕甚至肌肉痉挛等。

道家养生七大细节  道家养生 第2张

3.保持饥渴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么?当然这里的饥渴不是饿肚子,而是吃饭8分饱。道家讲,虚则灵。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道家养生七大细节  道家养生 第3张

4.保持心情愉悦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之总因。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养生当以修心为主。

道家养生七大细节  道家养生 第4张

5.睡觉

睡觉是养生的第一要素,晚21:00就应该入睡,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二天没精神。现在的人都离不开手机,很多都是白天工作,晚上回家照顾孩子,等到孩子都睡了,家务做完了,想玩会手机,往往这个时间都已经到了三更半夜了。道家讲“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所以早睡早起才能养生。

道家养生七大细节  道家养生 第5张

6.静坐

不要觉得吃什么才能补阴,吃什么才能补阳。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似的。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道家养生七大细节  道家养生 第6张

7.深呼吸

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往外排;吸气时,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

道家养生七大细节  道家养生 第7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949.html

标签: 道家养生
分享给朋友:

“道家养生七大细节” 的相关文章

《素问·宣明五气论》的养生要点

文章分别阐述了“五味所入”、“五气所病”、“五精所并、“五藏所恶”、“五藏化液”、“五味所禁”、“五病所发”、“五邪所乱”、“五邪所见”等内容,意在强调五脏之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惫义和作用,从而使人们能够有据可循地调养脏腑,实现真正的养生效果。 【原文】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贤,甘...

要长寿,常吃“素”

长寿之道讲求“无为而治”,粗茶淡饭看似价廉,却能让自己有个好胃口好睡眠,是培养厚德载物仁者情怀的养生要诀。 长寿之道讲求“无为而治”,粗茶淡饭看似价廉,却能让自己有个好胃口好睡眠,是培养厚德载物仁者情怀的养生要诀。《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食并非寺庙吃斋念佛之人吃的饭...

一切病皆生于心

如果心神安泰广,哪里会得病呢?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农夫头顶烈日去耕种庄稼,但他们并没有中暑吗?那是因为他们都习惯了在烈日下耕种,也就忘了酷暑的天气。 “一切病皆生于心。”——语出明朝王文禄《医先》释文:如果心神安泰广,哪里会得病呢?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农夫头顶烈日去耕种庄稼,但他们并没有中暑吗?那是因为他...

中年男性更应重视养生

由于社会角色使然,中年男性承担着远比女性为多的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加之现代社会的高强度、快节奏,使他们不能随时进行放松和休息。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约有35%以上的人处于疲劳状态,尤其是中年男性人群疲劳状态者高达60%~75%。专家们指出,持续过度疲劳、长期睡眠不佳后果严重,易引发慢...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