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道教养生遵循这3个字,古往今来,影响了多少人!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9)养生文化92

传统哲学与医学的"精神"与"精气"概念被道教所吸收,并且重组而成"精气神"。道教内丹学称精、气、神为人的"三宝。那么,所谓"精气神"是指人体的哪些物质呢,下面小编来介绍一下。

道教养生遵循这3个字,古往今来,影响了多少人!  道家养生 第1张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

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尤其是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人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

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具有多种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精是构成形体各组织器官的主要物质基础,并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滋养作用,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及其他组织器官起着滋养作用,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生殖作用,生殖之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以繁衍后代的作用。

道教养生遵循这3个字,古往今来,影响了多少人!  道家养生 第2张

气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充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有形而静之物,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才能活动。当气的运动失衡时,就会引发疾病。因此中医治疗的目的就在于恢复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

神神是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和主宰者。神的物质基础是精。神在生命之初就生成了,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神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后天的滋养,所以只有水谷精气充足,五脏和调,神的生机才能旺盛。

人的神与形体是不能分离的,因此人的身体状况必定会反映在神。当身患疾病时,神受到侵害,就会出现种种异常状况,如目无光彩、语言失常、昏不知人等。所以临床观察病人的神,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安危。

道教养生遵循这3个字,古往今来,影响了多少人!  道家养生 第3张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

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中医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都是从这三方面考虑的。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以上就是小编对"精气神"是人体哪些物质的介绍了,现在社会压力那么大,我们也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有一个精气神充足的身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936.html

标签: 道家养生
分享给朋友:

“道教养生遵循这3个字,古往今来,影响了多少人!” 的相关文章

皮肤黏膜干 试试润肺食

中医之肺不仅指西医的肺脏,还包括肌肤皮毛在内的所有与呼吸有关的器官系统。肺先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注定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首先损害的是人体的肺,所以一直有“肺不喜燥寒”的说法。 冬季,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全身皮肤干燥脱屑,鼻黏膜出血,几乎所有人都口唇干燥开裂,怎么喝水也不行。为什么冬季人体皮肤黏...

欲必不穷于物 物必不屈于欲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