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今日立秋!这份养生保健秘笈请收好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9)养生文化52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今日14时54分

我们将迎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

今日立秋!这份养生保健秘笈请收好  养生保健 第1张

立秋

揪着盛夏的尾巴到来

虽然名字有“秋”

但暑热不减

是二十四节气中

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

农谚说“三伏夹一秋,秋后加一伏”

此时早晚温差逐渐加大

中午却依然炎热

小心“秋老虎”发威

要及时增减衣物,注意防暑降燥

今日立秋!这份养生保健秘笈请收好  养生保健 第2张

就农事而言

立秋是个至关重要的时刻

自然界的草木开始结果孕子

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棉花结铃,大豆结荚

水稻结实,高粱渐红

等待丰收的田野

像色彩斑斓的调色板

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秋忙的身影

农家小院晒满了

应季成熟的瓜果和作物

“晒秋”盛典即将在各地上演

今日立秋!这份养生保健秘笈请收好  养生保健 第3张

暑去凉来,何其乐哉

朗朗秋日少了云层环绕

骤雨停歇只留下清风徐徐

夕阳让云朵饱满了色彩

晚风叫良夜少了分燥热

风响沙沙,私语切切

夏天的故事悄悄完结

秋天的画卷正在展开

今日立秋!这份养生保健秘笈请收好  养生保健 第4张

立秋养生

今日立秋!这份养生保健秘笈请收好  养生保健 第5张

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立秋虽是秋天的开始,但不代表酷热的天气就此结束。专家提醒,眼下正处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今年的立秋养生可遵循补气固表、防疫化湿的原则。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立秋养生,首先要做到“补气固表”,即养护好我们身体的正气,就可以预防外邪的侵袭。

调整起居

进入秋季,应做到早睡早起。建议大家适当提前睡觉时间,在晚上十点左右入睡,早晨六点左右起床,与天地同步,每天睡眠8小时左右,可以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养生的效果事半功倍。

适当运动

居家期间,我们可以通过尝试学习一些中医的功法来锻炼身体,如八段锦、五禽戏等,坚持锻炼,定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调节情绪

立秋之后,要做到“精神荣平”,即从容、平和、平静的意思。从中医角度来说,秋在五脏对应于肺,如过度悲伤、担忧,情绪焦虑、激动等,均容易损伤肺气,出现咳嗽、胸闷、气喘、气逆等不适症状,所以要尽量保持心平气和,心情舒畅。平时可以用玫瑰花、绿梅花、白菊花、陈皮、炒麦芽等泡水喝以舒缓情绪。对于体虚、易感人群来说,在这段时间可以用黄芪、党参、太子参、西洋参等泡水喝,或服用玉屏风颗粒来补气固表,提高正气。

除此以外,立秋养生还需做到“防疫化湿”。现在仍处于“三伏天”的中伏,暑湿仍较明显,易出现四肢困倦乏力、头晕昏沉、口中黏腻不爽、腹胀纳差、腹部肥胖、舌苔偏厚等脾虚湿盛的表现,我们可以从饮食、药膳、按摩等方面来健脾化湿,防疫邪。

优化饮食

建议大家平时可多吃丝瓜、莲藕、冬瓜、黄瓜等,加强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等。同时,避免吃可能损伤脾胃的冷饮、冰水、冰西瓜等,日常可以用百合、莲子、山药、绿豆、赤小豆、薏仁等共同煮水喝来养阴润肺,健脾化湿。

服用化湿药膳

香薷饮。采用香薷10克,白扁豆5克、厚朴5克一起煎水代茶饮,可以解表散寒、健脾化湿,用于预防和治疗“空调病”型胃肠不适、受寒感冒等。

佩戴防疫香囊

取藿香10克、苍术10克、白芷10克、草果10克、菖蒲10克、艾叶10克、冰片5克等七味药共研细末,制成香囊,佩挂胸前,可以起到芳香化湿、化浊解毒的功效,可以作为大众的防疫预防香囊,此配方出自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

按摩艾灸

正常人群可以每天按摩迎香、风池、合谷、足三里等保健穴位,每穴位按摩2分钟左右;同时可以艾灸神阙、关元、中脘,每次5-10分钟,每天3次,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江苏网

来源: 南宁广播电视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900.html

标签: 养生保健
分享给朋友:

“今日立秋!这份养生保健秘笈请收好” 的相关文章

黄庭坚《咏竹》养生解读

黄庭坚《咏竹》中说的“江南二月天”是指农历二月的江南,按照阳历一般为三四月,是春季野菜最多的时候,也是口感最好的时候。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 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 便是江南二月天。 【古诗今译】 竹笋才生长出来,如小黄牛的牛角一样。蕨菜的嫩芽也初步长成了,如婴儿的拳头...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年轻人养生 规律生活挺重要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世界保健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世界公众对保健领域的认识,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如今,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健康。海河医院营养科主任宁华英、天津专业健身教练王爱斌提醒,年轻人应该正确养生,保持健康体魄。  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

养生新研究层出不穷,别盲目轻信

  “中国人多吃米饭不会增加升血糖的风险。”日前,某国际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国内营养学界引发热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则公开发表文章质疑该说法。  近年来,健康养生领域类的新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果”是由国外知名学府和机构发布的。但是,在国内权威专家看来,这些新观点尚待进一步检验。  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