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重在养肺。为什么呢?该怎么养?附养生汤哦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8)秋季养生90

#秋季健康不打烊#养生是一个恒久不变的热门话题,从古至今都被人们所重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卷就是养生,开篇就来,可见养生的地位是高于治疗的。

秋季养生,重在养肺。为什么呢?该怎么养?附养生汤哦  秋季养生汤 第1张

大家好,我是蔡药师,喜欢我的内容可以点一下关注哦。

古人说“颐养天年”,“天年”其实是人类的最长寿命。只有平时做好身体保养,才能达到“天年”是寿命哦。那么“天年”指的是多少岁呢?大家猜一猜,我最后会给出答案。

今天我们从中医角度讨论一下秋季该如何养生。

我们都知道秋季的气候特色是“燥”,秋天为什么会“燥”呢?

《金匮真言论》:“西风生于秋,病在肺。”

《阴阳应象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

秋天的燥,是由风引起的,在这个季节,大部分的风是从西面吹来的,内陆气候干燥,空气中水份少,这样的风不仅吹落了树叶,也吹干了小草。植物顺四时气候变化而变化,人也一样,在这个季节,身体会发生一些微妙的改变,例如容易咳嗽。

秋季养生,重在养肺。为什么呢?该怎么养?附养生汤哦  秋季养生汤 第2张

咳嗽是肺的防御反射动作,为什么是肺这个器官对应秋燥呢?

中医说肺为“娇脏”,说明肺很娇贵,又是人体和外界空气直接相通的器官,所以干燥的空气首先伤及到的必然是肺。

所以秋季养生的重点必然是养肺。

那怎么养肺呢?

《脏气法时论》:“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肺欲收,及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既然是养生,我们肯定是不能等到生病了才治疗,而是要从源头防止疾病。咳嗽怎么预防呢?

《素问•咳论》:“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中医认为,人体五脏病变都可能引起咳嗽。

这个季节养肺,最重要的就是“防寒”,不能吃寒冷的食物,如果寒伤于胃,必然传于肺引起咳嗽。

《四气调神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逆之则伤肺,…”

最后推荐一个秋季养肺汤:

玉竹老鸭汤

玉竹可滋阴润肺、生津止渴,主要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热病伤津等症。鸭肉可清虚补劳、滋五脏之阴。

原料:老鸭1只,玉竹12克,料酒、盐、姜片各适量。

做法:玉竹洗净,浸泡30分钟,沥干备用;炒锅放入水、鸭肉、料酒,大火煮约5分钟后捞出。高压锅内放适量水,放入鸭肉、玉竹、姜片、盐,煲40分钟即可。

秋季养生,重在养肺。为什么呢?该怎么养?附养生汤哦  秋季养生汤 第3张

最后揭晓答案:“天年”其实是120岁,也就是人类可以活到120岁。现代科学通过研究人类细胞分裂次数,得到的答案也是120岁,足以证明古人并不是胡编乱造。可是为什么现在人们都达不到呢?《黄帝内经》中早已说明,我们以后一起研究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818.html

标签: 秋季养生汤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重在养肺。为什么呢?该怎么养?附养生汤哦” 的相关文章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芦根为芦苇的根茎,入肺、胃二经,对于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此外经常按摩迎香穴,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预防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秋季防燥 更应防湿、防风

秋季防燥 更应防湿、防风

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防湿、防风一样不可忽视。 进入初秋,暑期的湿热已经消除了一大半。然而,此时气温仍然很高,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农历9月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依旧维持在35℃以上,夏暑尚未完全消除,加上秋天雨水增多,湿、热依旧很“活跃”。所以,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防湿、防风一样不可...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专家强调,秋季养生,重在“六宜”。 又到一年入秋时。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秋老虎”虽然还在发威,但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大家也应该着眼于秋季的养生安排了。 一年有四季...

初秋养生要趁早 日常谨记“四多四少”

古人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秋季养生贵在“收”,在日常生活中谨记“四多四少”原则。 进入处暑,史上最长的三伏天即将落下帷幕,真正进入了气象意义上的秋季。在经历了几场秋雨的洗礼,许多地方都感受到了秋意,凉爽宜人。但千万要注意,初秋时节“秋老虎”依旧...

初秋养生四指导 有效躲避秋老虎

初秋养生四指导 有效躲避秋老虎

民间流传“秋老虎”即: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而秋季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相通,最易受邪,因此燥又易伤肺。尤其对体质阴虚、气虚者更易受累。 民间流传“秋老虎”即: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主要表现为阳光充足,空气干燥,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总的来说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