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中医养生 > 正文内容

中医养生知识你掌握多少?请逐条对照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8)中医养生79

hello,我是中西医万万,先点击上方↑↑↑中医健康日记,关注我,每天分享中医知识,一起认识中医,学习中医,弘扬中医。

今天就来分享一篇关于养生的知识。

大家都听说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这8个字,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在中医上就已经运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理念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医的防治理论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意思是说在尚未生病之前,采取一些养生的方法来防止疾病的发生,对于已经生病的人,则要根据疾病的先后主次,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防止疾病发展或者传变。

《千金方.论诊侯》提出“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治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这句话一方面将医生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另一方面也彰显出古人已经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和已病”三个类型,这个现代预防医学的思想差不多,那么说了这么多,到底该如何进行养生呢?养生要如何做呢?别急,接着往下看,我们一起学习!

上文我们提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不论是平时的养生还是秋季的养生,这几个字都很适用也都具有指导意义,下面我们分别围绕“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这两大块指导思想来阐述养生需要怎么做。

一、未病先防。

那么要怎样做才行呢?我们从下面这几个方面来做:

(一)通过养生来增强人体的正气。

第一方面是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遵循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该早睡就早睡,该早醒就早醒,并注意衣服的增减;

第二方面是养性调神:也就是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良好心情,使人体的气机调畅,气血平和,正气充盛,以此来增强抗病能力;

第三方面是护肾保精:中医上讲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神反过来也能御气御形,所以说肾精是人体形气神的基础,具体护肾保精可以从按摩固肾、食疗保肾、针灸药物调治,以及房事有节度来具体开展;

第四个方面是形体锻炼:也就是运动要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同时要做到循序渐进,运动量要由小到大,最后运动要持之以恒;

第五个方面是注意饮食:不该吃的不吃,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偏向一种类型的食物,比如说天天火辣辣的或者酸溜溜的东西,最后要学会运用药膳比如枸杞、黄芩之类的;

第六个方面是学会用针灸推拿及药物来养生。

(二)防止病邪侵害。

第一方面是避开邪气:比如避免六淫之邪侵害机体,夏天防中暑,秋天防干燥,冬天防冻伤,同时还要避免一些虫兽伤、烧烫伤等等;

第二方面是药物预防:比如小金丹,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西医讲的疫苗。

二、既病防变。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一)早期诊治,大家都知道早诊断早治疗。

(二)防止传变,一方面是阻断疾病的传播途径,二方面是先安未受邪之地,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比如中医上的卫气营血,卫分病变,就要防止疾病向气分传变,以此类推。

最后,补充一点秋季养生的知识:

第一、“秋气通于肺” ,“肺乃气之海”,这告诉我们秋季养生保健必须注意保养肺气,避免发生呼吸系统疾患。第二、起居顺时:秋季气温由热转凉,且昼热晚凉,我们要做到“早卧早起”,早睡以避晚凉,早起可以吸纳新鲜空气,同时秋季要敞门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秋季天气变化,也不要急于多添衣服,这样才能耐寒锻炼,以增强肌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第三、饮食润燥:秋季天气干燥,燥是秋令主气,肺与秋相通应,但是肺是娇脏,喜润恶燥,可是秋季较干燥,燥邪容易侵犯肺,耗伤肺津,为此,我们可以选择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比如梨、藕、香蕉、蜂蜜、蔬菜等以润燥养肺。第四、秋季对于辛热麻辣、烧烤之类的食物应该少吃甚至不吃。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点击上方头像或搜索中医健康日记关注我,每天分享中医健康知识,让我们一起认识中医,学习中医,弘扬中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765.html

分享给朋友:

“中医养生知识你掌握多少?请逐条对照” 的相关文章

枸杞和它是“死党”,每天坚持喝,或许能把肾补满,肝也变净了

枸杞和它是“死党”,每天坚持喝,或许能把肾补满,肝也变净了

  随着现在患上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即便有再多的金钱,再高的地位都比不上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养生,并且其中还不乏有一些年轻人。这是因为由于生活节奏太快,很多年轻人平时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这就会对身体造成透支,所以也有很多年轻力壮的人,因此而患...

养生你真的懂吗?这些全靠“养”

养生你真的懂吗?这些全靠“养”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人都讲究“养生”,可是这养生你真的懂吗?不只是食物,睡眠这些调整好,你的身体是不是在健康的范围内你知道吗?养生要看起居、季节等等一些,你的真的明白,还是跟风呢?快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起居养生。  睡眠,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医学研究表明,在深度睡眠中,人...

中医养生有用吗?

有些人自认对待中医比较客观的中立派认为,中医对急病重症存在不足,但在慢性病和养生方面还是很有用的。毕竟急病重症需要立竿见影的救命效果,比较容易验证,慢性病和保健养生耗时较长,靠人主观感觉就不那么容易区分是否有效了。 其实不管是急病还是慢病,还是长时间的总体状况,现代医学都有一整套衡量和评价的方法,总...

为什么养生都是中医养生?

这个养生做得最好的是大圣高真。还留有经典,比如《道德经》等等。中医的养生效果,确实有很好的。前提是真正的中医。《黄帝内径》就是中医经典,依经典来看还是内修炼的养生效果真实好。要养生还得选择,修炼身心啊!借此再分享一下个人心得。我师父告诉我们玄微道宗有三大宗旨:德。因果。养生。德很好理解,就是道德,做...

养生才能保健。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和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有情志养生、节气养生、体质养生、食药养生、运动导引养生、经络穴位养生等诸多方面,最近在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养生适宜技术》,这也是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供中医养生学等专业使用,从操作技术角度整理总结了针法调养技术(包括毫针、耳针、皮肤针、刺络放血、穴位埋线等)、...

中医养生有哪些好处?有哪些常见的养生错误?

远离骗子,远离养生,远离中医旗号下的养生。自由自在的活着、工作着,生活着。人以及其他的动物,在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早已适应了环境、气候、饮食、运动和社会组织形式等变化,进而进化出很好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已经成为人和动物的下意识与本能。这种本能和下意识能够确保人自身的健康与强壮,能够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