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重在润肺养肺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8)秋季养生95

中医认为,秋天的气候特点为燥,也就是说燥主秋令。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容易被秋燥所伤,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现象,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咳中带血等一系列症状。天津中医一附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孙庆建议市民,立秋过后应当注意润肺养肺,在合理的饮食搭配基础上,可适当食用如蜂蜜、百合、杏仁、太子参、山药等柔润食品,补益肺胃,有益健康。他还向市民推荐了润肺养阴的药膳。

雪梨川贝猪骨汤 雪梨4个,川贝60克,红枣20克,猪骨500克,生姜3片,热水1000毫升。做法:川贝、红枣泡水10分钟后洗净捞出备用;雪梨洗净,不去皮,切块备用;猪骨洗干净后焯水捞出备用;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里,加入热水,水开后小火炖1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具有清肺润肺止咳的功效。

百合沙参粥 百合20克、南沙参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做法:先煎沙参、百合,去渣取汁,加入粳米,煮熟粳米后加入冰糖,稍煮成稀粥。具有养阴、润肺、养胃、祛痰、止咳的功效。每日早晚温热食,外感风寒咳嗽者不宜服。 苏玉珂

来源: 天津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740.html

标签: 秋天养生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重在润肺养肺” 的相关文章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阿胶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可参考阿胶食谱进行饮食调养。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就是说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 秋收时节天气凉爽,很多人不再苦夏,脾胃似是大开,再加上“贴秋膘”的正当理由,往往堂而皇之地大补特补,一不小心就闹个秋燥。您可以仔细回想...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入秋后,人们常会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这是秋季干燥的气候所致。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

初秋养生四指导 有效躲避秋老虎

初秋养生四指导 有效躲避秋老虎

民间流传“秋老虎”即: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而秋季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相通,最易受邪,因此燥又易伤肺。尤其对体质阴虚、气虚者更易受累。 民间流传“秋老虎”即: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主要表现为阳光充足,空气干燥,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总的来说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

两妙招缓解秋乏

深秋时节要睡子午觉,子时从中医理论来讲是“肝经循行时间”,如果肝失调会出现“胸胁满闷,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心烦气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月经失调,面部色斑,急躁易怒”等症状。 很多人时常会感到提不起精神,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这就是常说的“秋乏”。但若在秋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不容易出现“秋乏”...

秋三月 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

秋季,人们应该早睡早起,以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这是适应秋季时令,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养生方法。 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 此时天气转凉,秋风肃杀劲急,地气清肃,万物凋落明净而成熟平定。在秋季,人们应该早睡早起,如同鸡的活动规律那样,天黑就回家睡觉,天亮睡...

秋季该怎样洗脸

冷水洗脸最大的好处是骤然收紧毛孔,对皮肤健康是好的。长期用冷水洗脸就不会很怕冷。缺点是不利于清洁毛孔。冷水不会使皮肤松弛,有利青春常驻,而且能提高人体抗寒能力,有利于预防感冒,坚持冷水洗脸是健身的长远之计。 天冷洗脸用冷水还是用热水,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和爱好而定,不能强求每个人都统一。 冷水洗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