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季应该怎么养生?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3)夏季养生196

 着装清爽:夏季的衣服应用棉、丝、麻制品,可吸汗,也有良好的透气作用,使人感到清爽舒适。化纤衣服尽量少穿,由于化纤品“闭气”,不易散热,湿热贴表滋生皮肤病。

  皮肤清洁:夏季皮肤代谢产物增多,加上暴露多,容易导致皮肤感染,造成身心伤害。在炎热夏天,保护皮肤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洗浴,不要过多使用化学化妆品,注意防晒,减少紫外线伤害。

  心灵清宁:暑夏时天气灼热,人的情绪烦躁,医学称之“夏季情感障碍”。这时应使自己心静下来,调息静心,神清气净,保持恬静心理状态,切忌激动,恼怒,以防心火内生,常记民谚“心静自然凉”。

  饮食清淡:夏季出汗较多,很容易伤津耗气,饮食调养宜选用性味平和、新鲜、容易消化、补而不腻的食品。如莲藕、胡萝卜、苹果、牛奶、豆浆、山药等食物,都有健脾养胃,补气生津的作用。

  居室清凉:清晨,打开居室的门窗,通风换气,中午门窗关闭,避免室外的高温侵入,清凉环境,使人心静神安。需注意的是,夏季使用空调,一般在24℃到26℃即可,并且不宜长时间使用空调。

  还需注意的是:小暑时节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油腻之品。如绿豆百合粥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消暑止渴、降胆固醇、清心安神和止咳的功效。南瓜绿豆汤同样具有清暑解毒、生津益气的功效。蔬菜应多食绿叶菜及苦瓜、丝瓜、南瓜、黄瓜等,水果则以西瓜为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257.html

标签: 夏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夏季应该怎么养生?” 的相关文章

夏季防止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

夏季防止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

夏季空气中湿度高,气压偏低,含氧量降低,会导致人体缺血、缺氧。锻炼后因汗出过多血液循环受阻,回家后进入空调房,环境冷热不均很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近日,62岁的市民常先生晨练后回家突发心梗,经医院竭力抢救后脱离危险。家人很纳闷,“都说心脏病在冬天易发作,怎么夏天也发作?”对此,专家解释说,夏...

暑热苦夏最难度 避暑、养心、养脾和养阳

暑热苦夏最难度 避暑、养心、养脾和养阳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偏多,此时暑湿邪气易乘虚而入,导致人体湿邪困阻,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倦;针对夏季常见的中暑,也就是中医说的阳暑,藿香正气类制剂并不适合。 进入夏天,尤其是炎热的三伏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令人难受的日子,整天湿热黏腻,没精打采。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少人分享经验:常备藿...

心脏病患者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心脏病患者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大大增加,心衰发生率和心脏病死亡率也会增加。 夏季气温高,想要顺顺利利的度过夏季就要注意防暑降温。 据了解,中暑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

夏季养生重养心 日常生活5注意

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立夏”节气,意味着夏季的到来。夏季伊始,如何养生才利于健康呢?专家介绍,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立夏后,人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

夏季各地暴雨多 雨后保健防湿热

夏季空气潮湿,且温差大,容易诱发风湿病或加重病情,表现为关节肌肉酸痛不适、肿痛发热、僵硬不利等。 最近全国各地连续的暴雨,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也给人的身体带来不适。那么,如何在闷热潮湿的夏季,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高发,下面来听听专家给出的建议。 保持皮肤干燥 每逢夏季暴雨过后,皮肤科接诊的...

夏季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夏季手脚冰凉,不少都是因为空调房内温度低,使自身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人体末梢部位的血液循环更为不畅,再加上天气炎热不愿运动,会加重这种情况的发生。 据了解,夏季手脚冰凉,不少都是因为空调房内温度低,使自身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人体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