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立夏后,如何养生与保健?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3)夏季养生153

进入立夏时节,人们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恰当补充营养物质是夏季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

立夏之后要做好防中暑、防食物中毒、防发热痢疾等措施,有慢性病的人尤其是心脏不好的人要做好调理。

主要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做起。

防中暑、晒伤

1.出门前半小时涂抹防晒霜。

2.戴遮阳帽、墨镜,打遮阳伞。

3.每日保证充足饮水量,多喝绿豆汤、淡茶水,减少碳酸、含糖饮料的摄入。

4.尽量避开11时至15时高温时段外出。

5.每日进食足够的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增强对抗紫外线辐射的能力。

预防食物中毒、夏季腹泻

1.平衡膳食,戒烟限酒。

2.保证饮食卫生。

3.在家做饭时,生、熟分开,使用不同的案板和刀具。

4.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品,少吃冷饮、冰激凌。

5.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6.室内空调保持26度左右。

立夏后,如何养生与保健?  夏季养生 第1张

预防季节性疾病、传染病

预防细菌性阿米巴痢疾、急性食物中毒、中暑、热射病等季节性疾病。

在人多、封闭的环境内,佩戴口罩预防传染性疾病,做好口鼻手的卫生清洁。平衡膳食,早睡早起保持充沛体力,提高自身免疫力。

防蚊虫叮咬

立夏后蛇蚁蚊虫的繁殖活动也变得频繁,外出郊游尽量穿长衣长裤,喷抹驱蚊水,以免被叮咬。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

夏季来临,昼长夜短,早睡早起不熬夜。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合理运动。不要在炎热的时候做大量训练,严防中暑、脱水、休克。运动选在早晚温度低的时段,时长合理,运动适量。

来源:首都健康科普

来源: 人民铁道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241.html

标签: 夏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立夏后,如何养生与保健?” 的相关文章

暑热苦夏最难度 避暑、养心、养脾和养阳

暑热苦夏最难度 避暑、养心、养脾和养阳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偏多,此时暑湿邪气易乘虚而入,导致人体湿邪困阻,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倦;针对夏季常见的中暑,也就是中医说的阳暑,藿香正气类制剂并不适合。 进入夏天,尤其是炎热的三伏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令人难受的日子,整天湿热黏腻,没精打采。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少人分享经验:常备藿...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入夏后,暑、湿当令,且常夹有火热之气,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因此,入夏后人们养生保健的总体要求有以下6...

夏日高温影响人体各个系统 加强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夏日高温影响人体各个系统 加强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在夏日的高温下,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可引起许多疾病和症状,所以夏天应特别加强养生保健。 从气象学来说,每五日为一“候”。当平均气温每候高于22℃时才是夏季的到来。每候平均气温等于或大于30℃才算酷热期,三伏天正值酷热期,所以俗语说:“热在三伏”。三伏天在我国最热的地...

夏季暑湿伤脾胃 自我保健四建议

夏季暑湿伤脾胃 自我保健四建议

夏季炎热多雨,湿热之气较盛;胃肠功能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湿热较重的环境中,人容易困乏、食欲差,还容易腹泻。 夏季高温天气,人们普遍食欲下降,茶饭不香,甚至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胃肠不适,老人和儿童尤其如此。专家介绍,夏季炎热多雨,湿热之气较盛。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如果外界气候湿热...

夏季养生重养心 日常生活5注意

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立夏”节气,意味着夏季的到来。夏季伊始,如何养生才利于健康呢?专家介绍,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立夏后,人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

夏季各地暴雨多 雨后保健防湿热

夏季空气潮湿,且温差大,容易诱发风湿病或加重病情,表现为关节肌肉酸痛不适、肿痛发热、僵硬不利等。 最近全国各地连续的暴雨,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也给人的身体带来不适。那么,如何在闷热潮湿的夏季,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高发,下面来听听专家给出的建议。 保持皮肤干燥 每逢夏季暴雨过后,皮肤科接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