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三部曲 适度养生 健康生活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2)秋季养生99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又到一年秋凉时,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是季节交替时候,气温逐渐由热转寒,“阳气转衰,阴气渐隆”,自然界由春夏的生长之性,逐渐过渡到秋冬的收藏之性。

秋气通于肺

中医认为,秋季五行属金,肺按五行归类亦属于金,秋气与肺相应,肺金与秋天类似,具有肃杀、清洁、收敛的特性,秋季最容易罹患肺系疾病,比如感冒、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多在秋季发生或加重,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儿童等,更要注意秋季的养生与保健,固护肺气,保养肺金。

秋天咳嗽能多吃秋梨膏吗

秋梨膏是常见的秋天食疗之品,以精选之秋梨(或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祛痰、生津、润肺药物,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汁、贝母、蜂蜜等药食同源之原材料精心熬制而成的药膳饮品。如若出现燥邪伤肺咳嗽、口渴等症状可辨证选择。

①温燥,属于初秋感受燥邪,往往带有夏暑的余热,表现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小便量少、大便干结。这时候可以适当服用秋梨膏,或者百合粥、荸荠、甘蔗等清热润肺之品。

②凉燥,属于晚秋感受燥邪,往往带有近冬的寒气,表现为恶寒、微有发热、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痰白而稀、头微痛、无汗。对于凉燥,饮食养生原则要以祛寒滋润为主。可进食栗子粥、莲子粥、龙眼肉粥、红枣粥等,并多食一些偏温润的瓜果蔬菜,如南瓜、葱姜、香菜、杏、大枣等。

秋季养生饮食原则

秋燥之气易伤肺因此,秋季饮食宜清淡,少食煎炸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蔬菜宜选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白木耳;肉类可食兔肉、鸭肉等;多吃些萝卜、莲藕、香蕉、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秋季养生另一饮食原则是多酸少辛秋季肺气当令,辛味食物有助肺气,过食造成肺气过旺就会导致咳嗽、黄痰等呼吸系统问题。而酸味食物入肝,肝气可挟制肺气,使人体处于平衡状态。尽量少食或不食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及油炸、肥腻之物。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广柑、山楂等。

体质、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为主如百合莲子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红枣、莲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补、平补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寿。另外,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洁卫生,保护脾胃,多进温食,节制冷食、冷饮,以免引发肠炎、痢疾等疾病。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人体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干燥症”。所以从养生角度来看,秋季应以滋养津液为主,多吃滋阴、润燥食物。

为了适应秋季干燥的特点,我们就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液",以缓解干燥气候对于人体的伤害。多喝水也是改善"秋燥"的一种必要手段。

来源: 吉林12320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197.html

标签: 秋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三部曲 适度养生 健康生活” 的相关文章

秋季防燥 更应防湿、防风

秋季防燥 更应防湿、防风

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防湿、防风一样不可忽视。 进入初秋,暑期的湿热已经消除了一大半。然而,此时气温仍然很高,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农历9月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依旧维持在35℃以上,夏暑尚未完全消除,加上秋天雨水增多,湿、热依旧很“活跃”。所以,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防湿、防风一样不可...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尤其患有以下慢性病者(特别是年老体弱病人),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高血压 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者,收缩压易受体位...

秋季养生“三阶段”初、中、晚秋顺时变

秋季养生“三阶段”初、中、晚秋顺时变

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我国古人养生很重视顺应节气的变化,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所以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秋后除湿去痛走罐更管用

秋燥、湿重再加上长期久坐,很容易产生感冒发烧、全身困倦、腰背酸痛等不适,而拔罐正能缓解这些症状,不过,更有效的拔罐不是我们常用的留罐,而是走罐。 秋燥、湿重再加上长期久坐,很容易产生感冒发烧、全身困倦、腰背酸痛等不适,而拔罐正能缓解这些症状,不过,更有效的拔罐不是我们常用的留罐,而是走罐。 除湿...

两妙招缓解秋乏

深秋时节要睡子午觉,子时从中医理论来讲是“肝经循行时间”,如果肝失调会出现“胸胁满闷,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心烦气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月经失调,面部色斑,急躁易怒”等症状。 很多人时常会感到提不起精神,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这就是常说的“秋乏”。但若在秋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不容易出现“秋乏”...

专家支招应对秋季寒凉

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秋雨过后,气温明显下降,早晚温差相对变大,给适应了炎热的人们带来了较大挑战。在如此多雨的季节替换时节,应该如何顺应时势,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呢?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秋雨过后,气温明显下降,早晚温差相对变大,给适应了炎热的人们带来了较大挑战。在如此多雨的季节替换时节,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