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养生也讲究“和”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531
当然,中医养生的“和”,由于与中医理论和养生实践密切结合,有了新的含义。中医养生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在其《生气通天论》一篇中就说:“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圣度”就是最高法则的意思,可见《黄帝内经》对养生之“和”的重视。

“和”的含义相当丰富,有相应、协调、和合、和顺、融洽、适中等诸多意义。追求长寿之道——中医养生学,也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理念,并将其贯穿在了养生的始终。

当然,中医养生的“和”,由于与中医理论和养生实践密切结合,有了新的含义。中医养生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在其《生气通天论》一篇中就说:“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圣度”就是最高法则的意思,可见《黄帝内经》对养生之“和”的重视。具体来说,养生之“和”就是要求人们在养生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维持生存环境的良好、稳定与和谐。这一“生存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包括人体自身的内环境。最终,通过内外调养,达到《黄帝内经》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养生最佳状态,即阴阳平衡,身心健康,从而长寿。这也正如魏晋时期嵇康的《养生论》中所谓:“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从生命规律来看,人体自身的“形与神俱”是长寿的基础。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及精气神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各部分组织结构常保持完整和功能协调,机体就能维持良好的生命状态,这是健康长寿的内在因素和必要基础,《黄帝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意义就在于此。所以养生应从自身出发,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主动运用各种手段,保持五脏系统的和谐统一,达到和维持精充、气足、神旺的健康状态,自能“不成神仙也寿长”。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顺天应人”是长寿的重要保障。养生的“顺天应人”,指自身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古代养生家多主张人应择地而居、应时而动,即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居住且日常活动要符合自然界时令变化的规律。这种养生认识在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意义,但毕竟今古不同,现代社会的人面临着更复杂的问题,择地而居不容易实现,但我们可以尽量美化居住环境,并可辅以择地而游来满足我们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环境的亲和要求。另外,荀子认为“人之生不能无群”,这是非常有道理的。现代养生不主张学习古人的“去世离俗”,而恰恰应该积极融入社会,给自己创造一个有利于养生的和谐的人文环境。最基础的,应保持家庭环境的和谐,所谓“家和万事兴”,否则,天天因家事不和而烦恼,那么养生方法再妙,也难得良效。

其实,《黄帝内经》中的《灵枢·本神篇》早就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段话中的“顺、适、和、安、节、调”道尽了养生之“和”的真谛。希望养生爱好者能以此共勉,习之、惜之,以达和谐养生之“圣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养生也讲究“和”” 的相关文章

追古溯今话养生

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 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首见于《吕氏春秋》:“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从字义上看,养生,即保护、营养生命之意,多指有意识地通过各种...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正确的养生方法对人体健康有利,但是在养生的过程中,要先区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对人体健康不利,才能防止错误养生习惯带来影响。很多人在养生的过程中陷入误区,无形中也会偷走健康,久而久之反而达不到维持健康的目的。那么,哪些错误的养生方法不能够尝试呢?    1、每顿饭吃很饱  养生是很多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