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少食饭菜可长寿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564
怎样把握“少食”的量度呢?其实人体自身是一个很严密的系统,每当进食到一定量的时候,身体自然会发出信号,那就是“饱”感。我们日常只要细心体会,自然能明显感觉到,一旦“饱”感出现,就该及时停箸,此即“少食”。

食物是人体绝大部分的营养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吃得越多越好,对食物的摄取也应得法,否则反会损寿。现代社会常见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恰缘于摄入营养过剩。因此,食物摄入量与健康长寿有很密切的关系。

古人对此其实早有警醒。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明确阐述了所食多少与寿命的关系,他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众多,心愈塞,年愈损焉。”而唐代百岁医学家孙思邈更精辟地指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就是说,一顿不能吃得过多,每餐进食量宜少,每日可以适当增加进食次数。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在贫瘠的北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支古老的部族——图布族。图布族人一日三餐都很少,但身体却异常强壮,多寿星。

现代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曾有学者用大鼠进行营养对寿命疾病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限食组比不限食组的寿命要长,而且限食组大鼠罹患肾病、肿瘤的比不限食组少,发生疾病的时间也晚些。实验还发现,从少年期限食,最能延年益寿。另有人曾对1400名处于正常热量供应状况下的60~64岁的人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668人,每天吃1~2顿饭,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患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另外168人把同样的饮食分为6次吃,即一天吃6顿,总量不变,患心血管病的人仅有1/6,比一天吃1~2顿的,患病率减少50%;比一天吃三顿的,患病率下降18.8%,这说明,少吃多餐的确有益于人的健康。

那么,食物摄入太多究竟对身体有什么损伤呢?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说吃得太多,超过自己的消化能力,会损伤肠胃功能。前人还有“多食之人有五苦患”之说,指出了摄食过多的具体危害,即“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吃得多,大、小便就多,身体容易发胖,饮食也不容易消化完全,晚饭吃得太多,还会影响睡眠,这就是“五苦患”。对此,养生须慎诫之!

那么,怎样把握“少食”的量度呢?其实人体自身是一个很严密的系统,每当进食到一定量的时候,身体自然会发出信号,那就是“饱”感。我们日常只要细心体会,自然能明显感觉到,一旦“饱”感出现,就该及时停箸,此即“少食”。如果继续进食,甚至出现“饱胀”“撑满”的感觉,说明摄食过量,不利健康。当然,此处所提到的感觉,是针对没有疾患的人群,如果患有胃肠道疾病,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或者因为其他系统疾病影响到胃肠道功能的,则不在此例。若感觉每餐少食提供的热量不足,尚可增加进食次数。例如老年人一天可进食四至五次,每次食至饥饿感消失即可,这是老年饮食养生一法。

可见,人欲得长寿,当谨记南宋享寿85岁高龄的大文豪陆游所说“多寿只缘餐饭少”,把“少食”作为养生要务,严防多食伤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少食饭菜可长寿” 的相关文章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派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养生学。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后世把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封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养生学。 养生理念: 修身养性:仁德、孝道; 中庸平和:和为贵,欲而不贪...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年轻人养生 规律生活挺重要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世界保健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世界公众对保健领域的认识,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如今,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健康。海河医院营养科主任宁华英、天津专业健身教练王爱斌提醒,年轻人应该正确养生,保持健康体魄。  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

养生新研究层出不穷,别盲目轻信

  “中国人多吃米饭不会增加升血糖的风险。”日前,某国际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国内营养学界引发热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则公开发表文章质疑该说法。  近年来,健康养生领域类的新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果”是由国外知名学府和机构发布的。但是,在国内权威专家看来,这些新观点尚待进一步检验。  中国人...

养生有六诀:顺、静、修、调、补、固

  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养生保健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跟着网络、书籍学习各种养生防病的方法,当然这些都是从养生最基础的东西延伸出来的,而养生也并不是按按穴位,吃点补药这么简单,中医养生有六诀:顺、静、修、调、补、固,真正领会并做到这几点,健康长寿就离你不远了。  一“顺”:养生跟着季节走  古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