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有哪些食物可以达到美食养生?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9-13)美食养生63

  每天一个鸡蛋:蛋类的蛋白质可提供老年人必需的氨基酸,所含的卵磷脂被胃肠 吸收后,能使血液中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从而防止沉积在血管壁上, 预防血管硬化。(1)每周至少吃一次海鱼:海鱼中的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降低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

  (2)用鸡肉、鸭肉代替猪肉:每100克鸡肉含蛋白质16。6克,脂肪14。1克;而每100 克猪肉含蛋白质只有9。5克,脂肪则为59。8克。所以,应尽可能用鸡肉、鸭肉代替猪肉, 以减少脂肪摄入,又可保证足够的动物蛋白摄入量。增加豆及豆制品的摄人量:每日摄人30 -50克大豆蛋白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 醇、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水平。

  (3)每天最好食500克蔬菜:第一,老人肠胃功能下降,生理上需要较多的维生素、 粗纤维等,帮助消化、吸收及排泄;第二,老人活动量减少,蔬菜大都是低热量食物,正 好符合老人的生理需要;第三。,老人机体器官衰退,免疫力变差,多吃蔬菜是既抗老化、 又防疾病的重要饮食措施。

  (4)菌菇类食品要多食:香菇、蘑菇、冬菇、平菇、草菇、银耳和木耳等菌菇类食品, 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含有老年人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所含的多种酶还有抗恶性 肿瘤、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所以,老年人要改变菌菇类食品只做配料的习惯,增加摄人量。

  (5)多吃燕麦、玉米:燕麦、玉米所含膳食纤维较大米、小麦更多。这些食品能增加 肠蠕动,起到预防老年性便秘的作用,还能改善血糖、血脂的代谢。常吃猪血:每100克猪血中含蛋白质高达19克,脂肪却仅含0。4克,属低热量、 低脂肪、高蛋白食品。每100克猪血中含铁量高达45毫克,比猪肝高2倍,比鸡蛋高18倍。

  每天吃早饭时以数片生姜佐餐: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779.html

标签: 美食养生
分享给朋友:

“有哪些食物可以达到美食养生?” 的相关文章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做成美食,味道也很好;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还可用于辅助治疗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 栀子花分大花栀子、小叶栀子等几种,而其中的山栀子,亦名野桂花、玉荷花等。栀子花是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微苦,带一点薄荷的清凉,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圆,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叶片纯绿者为白苏,两者性味相似,常混作一谈。 紫苏古称“桂荏”,“荏”为白苏,萌发之初风姿怯弱,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胖人多湿,肥人多痰。湿从哪里来呢?脾主运化水湿,是津液代谢的枢纽。一旦脾虚弱了,不运化了,就会产生痰湿。 肥胖是“三高症”的温床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