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进补要注意!

生活百科3年前 (2021-09-13)秋季养生91

  首先,古人之所以提倡秋季进补和贴秋膘,这是针对“苦夏”一族的调养方法。因为在古代的人们对于健康的看法是以肥瘦来评判。苦夏的人群在秋季一方面已经摆脱夏季的苦恼,食欲大增,可以进食多种食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吃肉类食物来弥补苦夏造成的瘦弱。

  其次,古人讲“秋收、冬藏”,秋季人体处于收敛状态,出汗少、代谢也开始减缓,对于人体的消耗也减少,这样摄入的多种营养物质便可以被很好的吸收和蕴藏。即使不刻意的进补人体也会更容易吸收营养。

  另外,自古有“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这样的说法,其实不仅是夏秋季节的转换,人体容易生病,春夏、秋冬等季节的交替,人体各大系统一时无法适应,也会出现虚弱多病现象。

  因为季节、外界环境和身体状态的改变,秋季更容易耗损阴液,而出现上火、肺燥、便秘等问题。所以,秋季的养生重在养阴,而非简单的贴秋膘。

  首先,在饮食方面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如葱、蒜、辣椒、生姜等。而增加一些滋阴润燥食物的摄入,如银耳、百合、鸭肉、石榴和葡萄等。

  其次,在起居生活方面注意养阴。常熬夜不仅伤害精神,还会导致津液的耗损。起居方面要注意添减衣物,防止病邪入侵。

  另外,在运动方面也要多加注意。因为秋高气爽的季节也是锻炼的好时机,但是由于秋季人体处于一个收敛的状态,运动过猛、过于激烈也不适宜养生。同时运动前后都需要注意补水。

  九洲网上药店祝您身体健康,更多健康资讯欢迎前往九洲健康资讯阅览学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650.html

标签: 秋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进补要注意!” 的相关文章

秋冬寒冷刺激多 预防心血管疾病“6要点”

秋冬寒冷刺激多 预防心血管疾病“6要点”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专家提醒,秋冬养生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心血管病患者自秋季起就开始增加,特别是在降温幅度大的日子里,冠心病患者和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尤其要多加注意。这是因为突然降临的寒...

悲秋并非“秋”全部 金秋之韵莫辜负

悲秋并非“秋”全部 金秋之韵莫辜负

悲秋是可以预防的,这是肯定的答案。晒太阳,是基本的方法,因为光照可以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的情绪增高。 自古以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悲秋”也是他们热衷表现的主题。“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在四句诗中用了五个低调的“秋”字,刻划了多愁善感林黛...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中医素来有“天人相应”之说,秋凉一至,花木零落,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出现“悲秋”之感。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本是一个收获而又充满诗意的浪漫季节。但随着秋风乍起,秋雨连绵,万物萧条,不由呈现出...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天气候变化的时候,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别敞着前襟,以免寒气侵袭肚腹,引发腹痛。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 专家介绍,万物经历了夏季的茁壮成长,初秋是到了收敛生性的时...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中医针对燥邪犯肺的调养法则一方面要“润”,即补充津液、滋阴润肺;另一方面还要“宣”,即宣通气机,宣散邪气。 处暑一过,凉爽的秋风逐渐拉开了秋天的大幕,天气一改暑季的炎热潮湿,给人们送来了秋高气爽的感觉,而与此同时,另一种邪气——燥邪也应时而生,作为秋天的主气,随时可能侵犯人体。 燥邪是六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