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孙思邈的养生学贡献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630
汇养生文献,融诸法一体。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收集整理了唐代之前的养生学文献以及炼丹、服石、神仙诸书,汇其精粹,融道、佛、儒、医于一体,从而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资料文献。

孙思邈养生学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汇养生文献,融诸法一体

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收集整理了唐代之前的养生学文献以及炼丹、服石、神仙诸书,汇其精粹,融道、佛、儒、医于一体,从而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资料文献。

重综合调养,奠食养基础

既倡导静养,又强调动形;既重视食养,又主张药辅;既要求节欲,又反对绝欲。这种综合的养生方法对后世影响较大。如《千金要方》具体介绍了十二种调气法并指出“此十二种调气法。若有病,依此法恭敬用心无有不差”。他重视德行修养,反对盲目地炼丹、服石,指出“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至液金丹未能延寿”。孙思邈认为饮食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手段,“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千金要方》列食养、食疗食物154种,分谷米、蔬菜、果实、鸟兽四类,多为日常食品,并论述其性味、功效,以供人们酌情选用。孙思邈的食养、食疗学水思想,对后世有重大影响。此外,他还提出了老人饮食的具体要求。《千金翼方》第十二卷养老大例第三中说:“人年五十以去,身大便不利,或常苦下痢,有斯二疾,常须预防。若秘涩,则宜数食葵菜等冷滑之物。如其下痢,宜与姜韭温热之菜……”

简养生之法,创养生之术

孙氏推行“易则易行,简则易从”的原则,论述养生之道具体、详尽、通俗易懂,一看就懂、一学即会,不若老庄之学虚无飘渺,对于养生术的推广、流传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其养生著作中创造并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养生术,如“漱津”、“琢齿”、“摩眼”、“押头”、“拨耳”、“挽发”、“放腰”、“食讫以手摩腹”、“每十日一食葵”等。同时说明这些养生术的保健原理,如“琢齿使人丁壮,有颜色,去三虫而坚齿”、“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孙思邈的养生学贡献”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男女养生各不同,你做对了吗?

男女养生各不同,你做对了吗?

  俗话说:男靠吃,女靠睡。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男要“冷”养,女要“热”养……  其实,这些俗语都在说明一件事:男女养生,各有侧重。  今天就送给大家一份最全的男女养生重点手册,能帮你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健健康康活到百岁!  男靠吃,女靠睡  01  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

养生新研究层出不穷,别盲目轻信

  “中国人多吃米饭不会增加升血糖的风险。”日前,某国际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国内营养学界引发热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则公开发表文章质疑该说法。  近年来,健康养生领域类的新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果”是由国外知名学府和机构发布的。但是,在国内权威专家看来,这些新观点尚待进一步检验。  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