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8-11)养生文化121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健康一直都是人类永恒追求的话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住行各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大家对自身的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重视预防、保健和养生,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已经成为新的时尚趋势。而事实证明,中医药学和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在防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已全方位融入“健康中国”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作为专门一章,围绕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发展,提出了具体举措,涉及了拓展中医药服务新业态,促进中医药种植业绿色发展、支持中医药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与应用,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等多方面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政策的助推,未来健康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中草药产业的价值会被进一步挖掘,可以预见的是,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将在国民经济和国民健康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道地原材料C位出道中国中医药报社总编辑王淑军曾表示,中医药具有贯通一二三产业形成“全产业链”特性,从以中药材种植为核心的农业、以中药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到以医疗养生保健为核心的服务业,全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叠加至所在领域都有可能激活原有格局、产生新型业态,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

王淑军这番话早在两年前就得到证实,当时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就已经达到17500亿元人民币,中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8442亿人民币,大概占整个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3,我国中医药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其中,道地原材料种植一直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早在1300年前,“药王”孙思邈就曾在《千金翼方》中指出:“用药必依土地”,借以强调原材料产地的重要性。相比普通食品原材料,中草药原材料更为复杂,管理难度也更大。一方面,在一些中药材产地,种植模式粗放散乱,导致产量不稳定,有效成分不足,有些产地甚至存在种植环节污染、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另一方面,采集、加工、炮制、储藏等环节,部分欠缺统一标准,药材质量不合格、掺假、偷工减料等问题层出不穷;除此之外,目前整个行业的监管标准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为了从源头上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目前国内就有一家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的知名企业,提出了独特的“中草药种植管理模式”,倡导企业、中草药供应商和农户形成“责任共同体”,规范传统中草药的种植管理。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养生文化 第1张

独特的“中草药种植管理模式”,让舌尖更安全

他们依托完整的产业链,从中草药的源头、种植生产抓起,规范中草药选址、种植、施肥、农药使用和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将田间打造为中草药健康食品的第一车间。同时,该模式独创的“天眼”追溯系统,通过扫描二维码,让客户与消费者可以轻松回溯整个种植加工的全过程,了解模式运作的每一个细节。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养生文化 第2张

连续5年开展溯源之旅,亲眼见证道地原料的高品质

汇聚养生智慧,科技创见未来中医药学和中华传统养生文化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近些年,它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正在不断地得到认可。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养生文化 第3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说,在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中,由于中医药的参与才降低了病死率,这就为中西医并重方针做了生动注解,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并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而获得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的王振义、陈竺,也是将传统中药的砷剂与西药结合,才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些现实案例都是中医药和现代化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们既实现了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推动了现代医学里程碑式的突破。

让中华优秀养生文化风靡世界,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处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如今,中医药和中华优秀养生文化作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已传播到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养生文化 第4张

“一带一路”不仅仅是贸易之路,更是文化之路

如今,老外学中国人养生和吃中草药健康食品,在海外甚至成了一种新的潮流和生活方式。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的观察,现在国外执业的中医师70%是外国人;中医服务的患者70%是外国人。这说明,中华优秀养生文化正在逐步走进各国人民的生活,很多国外消费者都在中医药的海外门店参加健康讲座,同时积极学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养身方法。

这些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养生的“能耐”,我们应该借此发展时机,把中草药健康产品作为传播中华优秀养生文化的载体,让中国的健康产业为世界贡献一份力量,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处方”。

坚持“四合理”养生,做健康生活的“真正高手” 由于健康知识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保健食品,连00后都加入到了养生一族。那么作为普通人,除了选择安全可靠的健康产品之外,还可以如何有效地获得健康呢?

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影响健康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占15%、环境影响占17%、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仅占8%。由此可见,获得健康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把健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尝试健康生活习惯,但常常半途而废,这与缺少健康知识不无关系。但其实中华数千年养生文化博大精深,早就彻底融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随便问一个中国人,都能随口说出养生的民谚。比如人们常常挂在嘴上的“春捂秋冻”“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少吃两口、多活二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等。

现在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养生文化,结合中医文化的养生精髓,已经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养生知识和方法,那就是要养成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度、情志有衡的“四合理”生活方式。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养生文化 第5张

“四合理”为大家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参考和指引

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中,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实践科学养生,并持续坚持,才能让健康触手可及,并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创造平衡、富足、和谐的健康人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978.html

标签: 养生文化
分享给朋友: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的相关文章

不可透支的“健康信用卡”

健康也靠平常积累,透支生活,透支身体,也就是透支了健康,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吃嘛都不香,干嘛都不乐,很多时候,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决定了健康的正负比,在我们还来得及的时候,为健康存上一笔丰厚的储蓄。 健康也靠平常积累,透支生活,透支身体,也就是透支了健康,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吃嘛都不香,干嘛都不乐,很...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正确的养生方法对人体健康有利,但是在养生的过程中,要先区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对人体健康不利,才能防止错误养生习惯带来影响。很多人在养生的过程中陷入误区,无形中也会偷走健康,久而久之反而达不到维持健康的目的。那么,哪些错误的养生方法不能够尝试呢?    1、每顿饭吃很饱  养生是很多人追求...

年轻人养生 规律生活挺重要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世界保健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世界公众对保健领域的认识,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如今,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健康。海河医院营养科主任宁华英、天津专业健身教练王爱斌提醒,年轻人应该正确养生,保持健康体魄。  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

养生新研究层出不穷,别盲目轻信

  “中国人多吃米饭不会增加升血糖的风险。”日前,某国际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国内营养学界引发热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则公开发表文章质疑该说法。  近年来,健康养生领域类的新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果”是由国外知名学府和机构发布的。但是,在国内权威专家看来,这些新观点尚待进一步检验。  中国人...

养生有六诀:顺、静、修、调、补、固

  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养生保健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跟着网络、书籍学习各种养生防病的方法,当然这些都是从养生最基础的东西延伸出来的,而养生也并不是按按穴位,吃点补药这么简单,中医养生有六诀:顺、静、修、调、补、固,真正领会并做到这几点,健康长寿就离你不远了。  一“顺”:养生跟着季节走  古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