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养生技巧: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必定会长寿!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2-02)养生文化318

  每个人都想长寿,也有很多人热衷于养生。其实,比起花里胡哨的养生技巧,学会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就是最好的保健!

  10岁—活蹦乱跳

  中医认为,10岁左右的孩子,五脏都已经发育得比较健全,气血经脉也已经开始通畅。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气充血足,是纯阳之体,能吃能喝,一般不存在气血凝滞、瘀血、痰浊等问题。

  由于处在阳气旺盛的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好动。

  此时,不论男女,多蹦蹦跳跳最有利于成长。

  家长不要压抑孩子这种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尽情地去蹦跳、玩耍,就是最好的保健。

  20岁—保护脾胃

  一般来说,10~20岁期间,正值人的青春期,是一个人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此时,人的气血开始逐渐旺盛,肌肉正在成长而变得结实有力,所以此时表现为动作敏捷、行走轻快。

  但是,由于人的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身体发育正处于渐盛阶段,体内的阴精还没达到旺盛的程度,肠胃等器官发育还比较弱。

  所以,要注意饮食均衡,切忌暴饮暴食,不要过度偏食,禁止饮酒,这样才能保护脆弱的肠胃器官。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人要注意保持运动和睡眠充足,日常可以多练习快步走,既简便易行又有保健功效。

  30岁—不要久坐

  20-30岁是人生的成年时期,这时候身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已经发育完备,其功能也达到最佳状态。

  由于“人生中的大事”都要在这10年进行,所以,这个阶段压力很大,养生也显得很重要。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人要避免长时间久坐,防止伤肾,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起来活动一下。

  日常可通过散步来锻炼身体,不必追求高速或大步幅,有放松身心的效果即可。

  40岁—多练静坐

  30~40岁这段时期,正值壮年,这时身体虽然达到了盛壮的顶点,所以,此时养生主要侧重在保持稳定。

  要保持这种持续稳定的状态,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柔和的运动方式,合理配餐、饮食有节制、控制体重。

  另外,壮年时期,“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的压力也很大,时常有各种突发事情发生。

  这个时候,要学会调整心态,能沉着冷静地处理事务。

  静坐是中年人最好的养生方式,因为学会静坐后,莫名的虚火、浮火都会降下来。

  50岁—养肝护眼

  人到了近50岁的时候,多数人往往会眼睛变花。

  中医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只有肝气旺盛、肝血充足之时,人的视觉功能才能正常发挥。

  为防止眼睛变花,可以饮用菊花茶、决明子茶等,有助于清肝明目、保护视力的养生茶。

  此外,中医认为,肝属木,绿色入肝,所以多吃绿色食物,可以养肝。

  一般来说,菠菜、油菜、芹菜、生菜、韭菜、西蓝花、黄瓜、油麦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60岁—清心养性

  人到60岁的时候,心气开始衰弱,经常忧愁悲伤,血气运行缓慢不畅。

  这个年龄段的人要注意培补心气,可多吃一些燕麦、沙丁鱼、苹果、核桃、豆腐、香蕉等,这些食物都是心脏的卫士,能增强抵抗心脏疾病的能力。

  此外,60岁的老人要做到心境安宁,清除杂念和妄想,使心态平和,这是长寿的先决条件。

  70岁—养好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饮食水谷消化吸收、化生气血与营养物质的源泉。

  人到70岁,就会出现脾胃虚弱、食欲下降、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等情况。

  当人体需要的气血与营养物质不足,就会出现肌肉瘦削、皮肤干枯、皱纹色斑增多。

  所以,人到70岁后,养脾胃就显得很重要。

  秋季,老年人可以多吃些小米、南瓜、山药等健脾益胃。

  80岁—培补肺气

  人到80岁的时候,肺气虚衰,不能藏魄,所以会表现出判断、思维、感觉的迟缓,说话也经常颠三倒四。

  肺气虚的老年人,可多用核桃仁、生姜、红枣煎汤饮用,也可常吃些核桃仁、生姜;肉类可选羊瘦肉加生姜、当归煮食。

  不愿意在食疗上费心的老人,可以经常练习一下有益肺气的健身操——撮谷道。

  中医认为,肛门与大肠相连接,大肠与肺相表里。将肛门收紧,肺气就不会过多地外泄。

  具体动作要领:吸气时稍微用力,提肛连同会阴一起上升,呼气时一起放松,每次反复10~20次,每日3~5次为宜。

  90岁—留住肾气

  当人老了,五脏从肝开始变得虚弱,而后是心、脾、肺功能的退化。

  一旦出现了肾虚的症状,就虚到了根上。所以,90岁的老人最关键的就是补肾。

  不让肾气漏掉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咬牙切齿。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经常咬牙切齿也是一种老年人养肾的好方法。

  具体方法:双唇紧闭,屏气咬牙,把上下牙齿整口紧紧合拢,且用力一紧一松地咬牙切齿,紧紧松松反复数十次。

  100岁—修身养性

  人到百岁,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善终”。

  此时,人体的五脏都变得脆弱了,支撑生命的能量精、气、神已经衰败,只剩下空壳的躯体。

  百岁老人养生,除了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外,还要修身养性,面对现实生活,保持心理平衡,从容看待死亡。

  百岁老人健身时可选择一些动作幅度较为舒缓的动作,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后做耸肩运动,即将双肩上提,缓慢放松,这样一提一松,反复进行,做5分钟左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943.html

标签: 养生技巧
分享给朋友:

“养生技巧: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必定会长寿!” 的相关文章

平衡饮食防悲秋

《红楼梦》“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一章,写林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霜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

宋元时期养生文化的特点

宋元时期在思想上出现“理学”和“新学”的论争,在医学上也出现了学术争鸣。 在思想上出现“理学”和“新学”的论争,在医学上也出现了学术争鸣;在医药卫生保健方面,建立了“太医局”、“御药院”、“尚药局”、“广惠司”及其它保健或慈善机构;世人知医成为风尚,“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活字印刷术的使用和发展,...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