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止咳药膳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69
秋梨汤适应范围:久咳不愈、痰热伤肺。老少皆宜。

秋梨汤 秋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30克。将梨剖开去核,将川贝母粉纳入梨内,然后用线扎住,放入锅内,加入冰糖,煮食。饮水吃梨即可。

适应范围:久咳不愈、痰热伤肺。老少皆宜。

生姜核桃杏仁汤 核桃15克,杏仁10克,冰糖15克,生姜15克。混合捣烂,每晚临睡前服10克,温开水冲服。

适应范围:老年性咳嗽(素患慢性支气管炎者)。

生麻黄红枣 红枣500克,生麻黄(单包)30克。上述药物加水2000毫升水煮之,留红枣备用,每次食3~5枚,加热后方可食用。

适应范围:久咳(慢性支气管炎)。

生姜桑叶水 桑叶10克,茶叶8克,生姜10片,红糖15克。水煎,日服两次。

适应范围:伤风咳嗽。

桑叶汤 霜桑叶30克。将霜桑叶煎汤代茶饮用。

适应范围:痰喘、咳嗽。

止咳饮① 射干、牛蒡子、杏仁、桔梗各10克,板蓝根2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日服两次。

适应范围:咽炎性咳嗽。

止咳饮② 北沙参、麦冬、桔梗、百部、蝉蜕各10克,甘草6克,金银花5克。

用法:水煎,日服两次。

适应范围:干咳无痰、口咽干燥、声音嘶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69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止咳药膳”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

爽口什锦凉拌菜

爽口什锦凉拌菜

爽口什锦凉拌菜是一道开胃下饭什锦凉拌菜,营养丰富的多种蔬菜和豆腐干合拌,菜品养眼诱人,口感多样,鲜香脆爽,亦饭亦菜,适合“三高”人群和减肥控重人群食用。 主料:黄瓜1根,笋片50克,荸荠10颗,杏鲍菇50克,豆腐干2块,圣女果5颗。 调料:蒜末、盐、豉油、白胡椒粉、麻油各适量。 做法:1.将黄...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胖人多湿,肥人多痰。湿从哪里来呢?脾主运化水湿,是津液代谢的枢纽。一旦脾虚弱了,不运化了,就会产生痰湿。 肥胖是“三高症”的温床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