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正文内容

十二段锦疗法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运动养生570
十二段锦疗法,因其全部动作均采用坐式,故称“坐式八段锦”。

十二段锦疗法,因其全部动作均采用坐式,故称“坐式八段锦”。

临床应用:适合于慢性、虚弱性疾病的调摄。如神经衰弱、慢性气管炎、食管炎、慢性胃炎、冠心病、肺气肿、溃疡病、胃下垂、腰肌劳损、慢性肾炎、肾虚腰痛等。

练习方法:

1.盘坐,两手握固。置于大腿上,上身挺直,含胸拔背,闭目存神,排除一切杂念。

2.接上式,先叩齿36响,然后两手十指交叉,抱于后颈,两手掌紧掩耳门,以鼻慢慢呼吸9次,呼吸极微细,不得有任何声响。

3.接上式,两手移食指叠中指上,然后先左后右用力滑下,弹击脑后,使耳中咯咯有声,左右各24响,共48响后,放下两手仍握固。

4.接上式,低头扭颈向左右交替侧视,两肩亦随之左右摇摆,各24次。

5.接上式,以舌搅动口腔上下左右。使津液满口,鼓漱36次后,分3次缓缓咽下,同时,随着咽下之汨汨声,两目内视,以意将所咽下之津液送至脐下丹田。

6.接上式,以鼻吸满气后,闭气,用两掌相搓至极热,分别摩搓两后腰36次,同时以鼻缓缓呼气,两手摩腰毕仍握固。

7.接上式,以鼻吸满气后,闭气,同时存想心头之火,下烧脐下丹田,至丹田觉热,仍以鼻缓缓出气。

8.接上式,两手曲肘,先以左手带肩如转辘轳般转36圈,然后右手亦如此作36圈。

9.接上式,放开盘腿,向前平伸,两手十指交叉,翻掌向上,如举重石般用力托过头顶,腰身一齐用力上耸,然后叉手回落头顶,再用力上托,共9次。

10.接上式,两手前伸,扳两脚底,俯身低头如做礼拜状12次,仍收腿盘坐,两手握固。

11.接上式,如第五式般鼓漱咽津2次。

12.接上式,闭气存想脐下丹田中热气如火,然后以意运气过肛门,提肛,使热气上升后腰、背脊、后颈、脑后至头顶,又从额上至两太阳穴,耳根前、两面颊,降至喉下、心窝,回至下丹田,至全身皆热。

注意:本疗法须闭气之各节,凡高血压、食道静脉曲张、青光眼、脑动脉硬化、肝硬化之伴有门静脉高压者,均不相宜。

本疗法各导引动作,幅度须由小渐大,量力而行,不可用力过猛。早晚2次为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27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十二段锦疗法” 的相关文章

老年人盲目健身 当心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天生就是盘状半月板,二是活动量较大,三是平时姿势不良,四是之前膝关节受过外伤。 春暖花开,户外踏青、赏花、锻炼的人们开始慢慢多了起来,但是有些中老年人有时运动完膝关节会出现疼痛。膝关节经常承受来自人体的所有重量,且由于活动范围大,易损伤,而绝大多数出现的膝关节受...

运动养生四注意

运动养生被提到非常的高度,“运动是良药”的理念已经为群众广泛接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运动养生到底该怎么做,专家指出,运动养生特别需要注意四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运动养生的国家,早在4000多年前的隋朝,“导引”一词就已经出现在相关养生保健的医籍里。可见老祖宗很早就发现合理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

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中医导引学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外应一天十二时辰、一年十二个月,内和人体十二经筋、十二经络。每一势导引法均对应疏导一条经筋、经络,从而达到促进气血循行、濡养脏腑、固本培元、内壮强身的效果。   严蔚冰 严蔚冰 国家...

练太极拳几注意

太极拳可以辅助治疗多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病、消化系统溃疡、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慢性肾炎等疾病。但是,当慢性病的病情不稳定时,不宜练拳,练太极拳不可取代疾病的药物治疗。 太极拳是我国流传很广的一种健身运动,为使太极拳在晨练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强身健体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太...

核桃养生按摩操

手疗核桃,古时称作“揉手核桃”,又名“掌珠”,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形成了世界独有的中华核桃文化。曾经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布衣百姓,都对它的养生功效赞不绝口。 手疗核桃,古时称作“揉手核桃”,又名“掌珠”,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形成了世界独有的中华核桃文化。曾经上到皇亲国...

两招防姿态性驼背

姿态性驼背以脊椎圆弧形后突畸形为特征,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不注意姿势则易发生。一旦出现早期体征,应及早矫正。 姿态性驼背以脊椎圆弧形后突畸形为特征,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不注意姿势则易发生。一旦出现早期体征,应及早矫正。首先日常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即站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