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正文内容

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运动养生519
中医导引学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外应一天十二时辰、一年十二个月,内和人体十二经筋、十二经络。每一势导引法均对应疏导一条经筋、经络,从而达到促进气血循行、濡养脏腑、固本培元、内壮强身的效果。

 

严蔚冰

严蔚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所长。

著有《达摩易筋经》《达摩洗髓经》《袁了凡静坐要诀》《帕金森病导引康复法(图解)》等著作。

严石卿

严石卿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非遗传习培训中心 主任。

著有《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科学普及版)《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非遗辅导员培训教材》等著作。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记载着中医五大技术体系:九针、灸焫、砭石、毒药、导引按跷。其中九针、灸焫、砭石、毒药四法为外援法,由外而内。唯独导引是自主的内援法,由内而外。

治未病是中医药文化与哲学思想精髓之所在。其核心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千百年来,导引法都是中医治未病的主要手段,其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以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多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起到里应外合,事半功倍之效。

中医导引与家庭健康管理

健康是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对健康的管理需要科学的认知和系统的方法。现行我国健康管理模式多为:体检+疗养+医疗保障,可见,国人防病治病更多的是被动地依赖医学专业人士和医疗设备,而自身养生保健的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中医导引养生学认为,健康管理的关键在于顺天应时,自我调节,其管理的方法应简便易行,融入生活,方向应是充分调动自身,而非过多求诸外物,以此达到规避健康风险,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目标。

中医引导养生学提倡的家庭健康管理是以家庭为单位,充分调动、发挥每个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中医导引、艾灸、按摩、食疗等非药物疗法和养生方法作为抓手,根据四季、节气变化规律进行的系统化管理,逐渐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顺天应时、规避健康风险,以最少的时间、金钱成本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提高生活、生命质量。

导引法的养生原理和功效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是中医导引学经典,通过伸筋拔骨、吐故纳新、守中用和,达到强筋壮骨、固摄精气、濡养脏腑、涵养心性的效果。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简称“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以分筋疏导为入门抓手,初习导引势,通过“伸筋拔骨”,使筋归槽,骨对缝,恢复经筋的活力,是为“易筋骨”。次习吐纳法,通过“吐故纳新”,排浊留清,改善脏腑功能,是为“易人之大欲”。

十二势导引法除调节自身,防治未病外,还可应用于慢病康复领域。慢病患者由于自身正气亏虚,由劳损或感受外邪而致气血不通,痰瘀内结,经脉闭阻影响脏腑而患病。“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特别强调通过对人体经筋的调摄,由经筋影响经络、脏腑,从而逐渐恢复和提高人体的自组织能力和自康复能力。因此导引是巩固疗效、缓减甚至消除不良症状以及改善身心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已用于帕金森病等中老年慢病、慢性疲劳综合征、先天性智力残障的康复治疗。

导引法与经筋、经络的关系

中医导引学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外应一天十二时辰、一年十二个月,内和人体十二经筋、十二经络。每一势导引法均对应疏导一条经筋、经络,从而达到促进气血循行、濡养脏腑、固本培元、内壮强身的效果。

练习前的注意事项

在练习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前,先排空大、小便,穿上宽松透气的衣服,然后在腰上扎一根腰带,腰部的带脉将身体一分为二,在带脉以上为阳,带脉以下为阴,带脉约束着人体经脉与阴阳,能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浊分离,人的气色就好,精力也会充沛。要注意的是腰带不可用松紧带,松紧带会随着腹部的收缩和鼓胀而变化,而腰带则是约束其鼓胀,是防止腹部壅塞的有效措施,同时也可以对腰肌和腰椎有保护作用。

易筋经十二势各势开始时,均有咬牙,舌抵上腭,双目平视,调匀鼻息的要求。其中“咬牙”是练筋骨的开始。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咬牙叩齿”可固齿和壮骨。咬牙,也称“叩齿”“啄齿”。养生十六宜曰:“齿宜常叩。”无论坐、卧、站、行,均可叩齿。“舌抵上腭”,注意这里用的是抵,而不是舐。中医学认为,舌为心之苗。舌尖上抵则津液生。养生十六宜曰:“舌宜常柱。”舌抵上腭形成任脉与督脉的环流,道医称为小周天。练习过程中要求“双目平视”,即睁眼练习。中医认为,眼为神舍。睁眼有练神之功效。如果习练者神弱,在锻炼时不自觉的闭上眼睛,可稍事休息,待恢复精神后再行练习。

初习导引者可“调匀鼻息”,待呼吸调匀后再鼻吸鼻呼,养生十六宜曰:“鼻息宜调匀。”初习调息宜刻意为之,久久自成习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03.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的相关文章

腰痛试试倒走锻炼

腰痛试试倒走锻炼

首先进行倒走锻炼对保护腰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是促进腰部核心稳定;二是重塑腰部肌肉平衡。 腰痛是骨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有报道70%~80%的人一生中会出现腰痛的症状。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久坐、缺乏锻炼也会导致腰痛发病几率的升高。其中倒走就是经常推荐的锻炼方式之一。有很多人会有疑惑:我...

爬行健身益处多

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越来越重视健康,而健身也就成为人们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越来越重视健康,而健身也就成为人们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时下,人们的健身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常见的有扭秧歌、跳广场舞的,有打太极拳、有甩鞭舞剑的;专业一些的还有攀岩...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手厥阴经筋,起始于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部内侧,上经上臂的内侧。结于腋下,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部。               &nb...

运动养生方式之用脚跟走路

中医学认为,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肾气虚衰。老人在走路时若能用脚后跟,就会刺激肾经穴位,达到健身延寿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肾气虚衰。老人在走路时若能用脚后跟,就会刺激肾经穴位,达到健身延寿的目的。用脚后跟走路有以下几种方法: 1.前进和倒走法 身体要自然直立,头要端正,下巴...

床上的健脚运动

点:以脚后跟为基点,脚背用力地下跷到最大限度,然后将脚背伸直,使脚尖与腿成直线,似鸡啄米动作,32次。这时小腿肌腱会有明显酸痛感 抓:张开10个脚趾,像鹰缚小鸡一样,用脚趾用力地抓32下,使脚趾关节全部得到放松。 点:以脚后跟为基点,脚背用力地下跷到最大限度,然后将脚背伸直,使脚尖与腿成直线,似...

盛夏运动注意事项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根据节气调整养生方法的传统,所以天热以后通过运动进行健康保健要特别注意顺应气候要求。下面介绍夏季进行运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根据节气调整养生方法的传统,所以天热以后通过运动进行健康保健要特别注意顺应气候要求。下面介绍夏季进行运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穿着棉质服装...